八極拳的“逆思維”格鬥訓練----韓 起(引用自網路)

八極拳的“逆思維”格鬥訓練----韓 起
  不管你是練八極的、還是練大成的,如果耗了四、五年功夫,你還對付不了兩個小歹徒,我勸你一句,換一種練法試試,或者,另投明師尋求指點。
  “三年小成,十年大成”——這句老話得自現實經驗,基本上沒離譜。讓人遺憾的,是許多教拳、練拳的人,愛把水準“大成”的前輩高手掛在嘴邊,當做楷模。這不實際啊,天才人物永遠是少數,普通的愛好者,該把眼光放低一點。哪怕你立志要做“吳秀峰第二”,也得一步步來,先“小成”後“大成”。其實,就是吳秀峰、趙道新也不是一步登天,這天下根本沒有未經“初級”直接進入“大成”的拳術高手。
  我把“逆思維”引入八極拳,就是讓大家先落點實惠,享受一下“小成”的喜悅,省得練十年八極,連個小痞子都揍得你找不著北。
  顛覆流行練法
  既然是“逆”,不用說,它跟“順”是對著來的,不然,以“逆”名之毫無道理。“逆思維”就要表現出“逆”的特點,譬如其含義之一:它要顛覆流行的八極拳練法。
  有一個現象令我心頭悲涼,就是,不管對拳術還是什麼事物,不少人愛一窩蜂地追流行,以為流行的才是好的、正確的、包含傳統精髓的。他們全不理會,流行會喪失事物本質這一規律。輕信盲從,倘若是聽流行音樂,也就罷了,不就是玩玩嗎?可你練的是武術,你在投入時間、精力、還有錢,你就不怕費半天勁落一場空——不打算練技擊的人除外。
  八極拳的流行練法,不能和傳統的練法劃等號,流行的練法早已偏離了傳統的精髓,練不出技擊功夫,一個人沒完沒了地重複“小架”、“單打”、“對打”、“金剛八式”,結果也就落個好體格,這種練法別說練三年,耍把一輩子,你也跟普通人沒嘛大區別,遇上事照樣傻眼。為嘛?整天折騰套路不是練打人的路數,種豆得不到瓜。
  想動手贏人,你得按技擊的路數練。
  有人說:我練“小架”、“單打”,是拿它們找勁發力,吳秀峰老先生不是說“八極好練勁難找”?
  找勁發力沒錯。有錯的是,勁沒必要用練套路這種方式找,“小架”和“單打”加一塊有五十多個式子,你即使每天把套路打二十趟,每個式子也不過重複二十遍。實話說,二十遍?訓練量太小,嘛勁你也找不好。
  尤其是,你根本沒必要把五十多個式子的勁逐一找好——那一天得練多長時間?即便有時間,我們也不耗這瞎工夫,八極拳還有好多東西等著我們下苦功呢,比如步法啦、拳式連續啦、反應啦、神筋拔骨啦等等等等——內容太多了。
  說到步法什麼的,大家都知道,“小架”、“單打”裏沒有步法——就是那個著名的邁“一步半”的“闖步”,因為中間硬加了一個沒必要的停頓,把一串突發緊迫的步法分解成兩部分,導致動作慢下來,技擊意味全失。

  “小架”、“單打”中,又不見拳式緊密銜接的連貫練法,它們是一步一拳,把全身之力傾注於一拳,這表面瞅著猛烈,但也就唬個外行,在內行人眼裏,簡直不值一哂,想單發一拳贏人,純屬瞎貓逮死耗子的心理——撞運氣。
  “小架”、“單打”練不到的技擊素質還很多,像爆發、應激反應、實戰心理等等,在套路裏是一張白紙。
  對八極拳的套路練習法,我們先粗略地顛覆到這。
  用“真打”顛覆“對接”
  “逆思維”的特徵之一,是強調格鬥對訓練的制約,格鬥需要什麼才練什麼,訓練與格鬥絲絲入扣,凡游離於格鬥之外或事倍功半的訓練,一律扔一邊。譬如,實戰需要人的應激反應,所以,師兄弟之間進行的實戰訓練,就不該完全出自事先設定(對初入門者,可做部分設定,以後逐漸減少設定部分)——話說到這,我們就不能不顛覆八極拳裏那趟人人皆知的雙人“對接”(也有人管它叫“對打”、“對子”)。
  如眾所知,這趟“對接”,許多人美其名曰:訓練一攻一防。但是,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也瞧不出它與武術表演裏的對練套路有哪點不一樣,我哪怕借助放大鏡,也尋不見它在哪個地方練習攻防了,它分明是在設定的程式中“遊戲”攻防嘛。
  咱們都知道,事先規定一方“攻”一方“接”,這本身就與真實的格鬥脫了鉤。敵我對峙,你盯著我、我瞄著你,雙方都在尋機幹掉對方——除非你堅守反擊戰術。
  許多人喜歡搶攻——先出手容易做出一連串的打擊。不過,你即使槍了先,你能不緊張嗎?對方不是沙袋,是大活人,他有什麼反應你難以預料,他會做出什麼毀掉你的舉動你全不知道,一句話,你要防著對方打你。八極“對接”呢?非常遺憾,將“攻方”必須承受的心理壓迫,都給去掉了,讓你放心大膽的、毫無提防的、順順暢暢發拳踢腿。這樣子的攻擊法,到底練了什麼?是鍛練了神經反應?還是熟悉了拳腳技術?
  就是實戰中用於攻擊的拳式與打法吧,也得視對方的情形而定,怎麼可以像八極“對接”那樣,什麼拳接什麼腿、奔胸口去還是踢向迎面骨,全都規定好了?
  把什麼都規定好了,也就變成遊戲了,遊戲於虛擬編排的“打鬥”,既不受傷也傷不著人,尤其是“接”的一方,化危險為輕鬆,把格鬥訓練難免的皮破流血降為烏有。
  不受傷,乃因為對於攻方打來的拳腳,接方早已爛熟於心,故此“接”起來應感而發,手眼身法步絲毫不亂,其動作之嫺熟、之準確到位,頗具“大師”的風範。
  喜歡八極“對接”之“接”的人,興許非常痛恨胡殺亂打的“風格”,要說,廝殺中的敵手也確實可恨,他何時攻擊沒個準譜,猛地眼露凶光拳頭一揮,卻是虛晃一招;最惱人的,是這傢伙的要採取什麼戰術——直攻硬進抑或蛇行閃擊?全不透個底。此外,他渾不講理之處還有,他那一連串的暴打,比起“對接”來,太快了點,而且他這“一連串”是先出拳還是腿打先鋒?也沒個預兆——你通知一聲,我也好“接”呀?沒辦法,歹徒惡棍都是渾不吝的主兒,否則,我幹嘛要搞類似實戰的真打——動不動打得鼻青臉腫,玩“對接”多省事,我又不是不會。
  倘若有人覺得我煞風景,只能怪我是個死心眼,我固執不改地堅信:練技擊就得把擬戰弄得接近實戰——哪怕我們由易到難一層層升級呢?接近實戰就免不掉流點血——我還真想不出有一點血不流的格鬥訓練法;而流血受傷,恐怕就不能算遊戲了——對不起,毀了“對打”的娛樂功能,實屬本人最令人痛恨的地方。
  不過,最後我還想忠告大家幾句:八極“對接”不但純屬多餘,玩多了還會有害,就像習慣了懶散生活的人,一旦換到快節奏的環境,他根本受不了。你的神經系統也如此,一旦習慣了八極“對接”的程式和節奏,則那攪亂了程式和節奏的實戰,就會令你大腦發顛,肌肉痙攣,整個地乾坤大顛倒。
  此文僅是個引子
  拿“逆思維”指導八極拳的格鬥訓練,乃是新話題,短短一篇文章的篇幅,肯定說不完。考慮到“不破不立”的道理,我只有把流行的謬誤先顛覆了,才好引出正文。

  “逆思維”訓練的特點
  “逆思維”是我在2001年第11期的《搏擊》上提出的一個概念,“逆”就是與習以為常的思維相反,譬如,不管是傳統武術還是現代搏擊術,一般都是先耗三、五年或幾個月打基礎,然後才搞對抗。“逆思維”不然,“逆思維”開始什麼也不教,一上來就開打——徒手戴拳套、器械使用紙刀、紙棍(把報紙卷實,外套自行車內胎),打一陣兒之後才停下來談技術,稍做糾正,接著再打。有技術糾正,則意味著“先打後練→再打→再練→再打”的“逆思維”,並非是放棄拳法一味亂打。一般拳術裏有的技術、技法、功法,“逆思維”也一樣不落,只不過“逆思維”不是等術、法、功練合格後再對抗,而是把技術、技法的合格過程放在對抗中進行——同時輔以獨自的術、法、功練習。這麼搞的一大好處,是避免了武林普遍存在的“會練不會打”的現象。其實搞“逆思維”,即是出於痛恨“練、打不同一”害人。
  用“逆思維”指導搏擊訓練,技術、技法、甚至功法的練習因人而異,不但高個子和矮個子練的東西不一樣,即使同樣身高的人,也不見得就練相同的東西——身高一樣了,肌肉和其他的運動素質不見得一樣,身高素質相似的人,行為、心理特徵還可能大相徑庭。那麼,強令所有的人100%執行同一術、法、功模本,且不准根據自身特徵有所側重,顯然是胡鬧。即使是“用規定動作進行的比賽”的專案如足球、拳擊,尚允許運動員在相同的練習內容上調整訓練量,遑論不限制動作、徹底自由發揮的搏擊?
  “逆思維”在不強求術、法、功同一之外,更進一步突出本能動作的價值,而所謂的糾正技術,指的是在本能與標準動作之間尋求平衡。
  
  比較趙道新之訓練方法
  
  細心的讀者肯定能發現,“逆思維”跟趙道新的訓練法有相似的地方。譬如,在《道新拳論》之“談訓練方法”一文中,白紙黑字地寫著:
  “訓練應該接近實戰,而不是把實戰去模仿訓練,在訓練中我們注重傳統,更注重創新。”
  “在執行了短期的基礎訓練後,就要以爆發力訓練與實戰訓練為主。”
  “把實戰視為艱苦和危險,並作為最後才能進行的高級訓練是不對的——應把實戰作為家常便飯。”
  “一種打法是否能成為進攻的武器,不是看這一打法是否正統,而是看這種打法在實際使用時是否舒適、有效。招法應因人而異,不必統一拘泥。”
  不用我多嘮叨,讀者自會看出兩種觀念的相似之處,比如:不把對抗放在最後進行,訓練服從實戰,打法“因人而異”等。
  但二者還是有區別的,譬如,“逆思維”在“招法應因人而異,不必統一拘泥”外,更重視本能動作。另外,“逆思維”是先打後練,而趙先生雖主張日常訓練“以爆發力與實戰為主”,但之前要先“執行短期的基礎訓練”。
  對於趙先生的在“打”之前、先“執行短期基礎訓練”的方法,我打算多說幾句。很多讀者恐怕還記得,十年前,趙先生的徒弟黃積濤在他的系列文章——《心會掌破譯》中曾言:“心會掌的格鬥訓練系統是主張‘先臨敵、後訓練’,要求‘格鬥→訓練→再格鬥’交替進行的”。
  兩相比較,對於“先練、還是先打”,黃文與其師確實略有不同,不過,你要想到,趙道新是那種狂熱地強調格鬥的拳家,僅他那句“應把實戰作為家常便飯”,已顯霹出全豹之一斑;何況,趙先生的“基礎訓練”只是“短期”的,過了這一“短期”,在往後的訓練中仍是“——以實戰訓練為主”,與武林那種長年空練、練打脫節的“先練後打”截然不同。
  另外,趙道新“基礎訓練”的內容,也決定了此入門訓練必然是“短期”的。請看趙道新本人的話——“純粹的基礎訓練一般做為訓練的開始,它包括如長跑、站樁的耐力訓練;伸筋、跳繩等柔韌訓練。還要掌握一些最基本、最簡便的攻防動作。” 耐力和柔韌屬於身體素質,不是技術部分,對何時進行格鬥練習沒有影響,所以,趙的“基礎訓練”,從技術內容說,便只剩下“最基本、最簡便的攻防動作”了,而符合“最基本、最簡便”這一要求的技術動作,不外乎直線打的如直拳、崩拳、撐捶等;弧線打的如擺拳、圈捶、摜耳等;螺旋而發的如勾拳、鑽拳、通天炮等。至於學習這三個動作,大多數人用不了幾天就能掌握。
  如果趙道新的入門練習僅進行十天、一星期,那麼他的訓練程式,與其徒所言的“格鬥→訓練→再格鬥交替進行”和“逆思維”的觀點,也就大同小異了,區別只在一個短期的開頭部分。
  與趙道新強調“應把實戰作為家常便飯”相似,“逆思維”主張天天打、月月打、年年打,認為“對抗是武術所有訓練環節裏最重要的一環”。這一主張,恰恰與流行的八極拳及很多陳腐拳術有著天壤之別。
  
  “本能”與“玄虛”的對抗
  
  “逆思維”是一種理念,它可以進入八極、大成、形意、八卦等任何一種拳術。對於渴望提高搏擊功夫而又多年無所獲的人,“逆思維”的“練打一體”會使他怦然心動,一拍即合。對於迷醉玄虛武功、重練不重打的人,重打的“逆思維”則如《道新拳論》那般,令他們如芒在背。
  中突是註定的,兩種觀念從根子上就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融。譬如,“逆思維”認為:人先天就會格鬥(事實也如此),格鬥本能是人有可能成為格鬥家的基礎,訓練是把一個會格鬥的人變得擅長格鬥。玄虛武術回避“人先天會格鬥”這一事實,玄虛武術眼裏只有仙體沒有凡胎,它有意隔斷本能與武術之間的血肉關聯,在本能與武術之間製造無限大的距離,視武術為神功,一種可以使人脫胎換骨的奇妙法術。
  持“訓練是把先天會格鬥的人變得擅格鬥”觀念的人,其對本能的態度必然是,不但不漠視,相反還會尊重它。他們潛心研究人的本能搏擊動作與武術技擊動作的關係,並發現人的本能搏擊動作是武術技擊動作的源泉,所謂武術,是對本能搏擊動作的合理化昇華,而非在人的本能搏擊動作之外另創一種技術,簡言之,武術與人的本能搏擊動作之間,是“改造”關係,而非憑空“創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武術不曾“創造”出哪怕是一招人先天不會的搏擊動作。步法、技法也不例外。
  玄虛武術既然漠視本能,仰脖子巴望雲端天際,那麼,拽過文化外衣抬高自己就是自然的了,尤其那些宗教式玄奧話語,最令它鍾情,使它倍覺長了身份、上了檔次,再難以忍受武術“脫胎於本能母體”這個事實。
  把外表包裝得金碧輝煌,還只算完成了一半工程,繼之,訓練思路也要重新包裝,比如原先的格鬥動作,像直擊類的拳式等,本來功能十分單純,就是用它打人的。思路改變以後不然了,“直擊”等等拳式,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功能——練功夫。
  
  虛無縹緲的“練功夫”
  
  “練功夫”一說,普遍彌漫於玄虛武術,譬如,形意拳的“五行拳”、八極拳的“小架”,本來它們都脫胎於人的本能格鬥動作,不用練也會個大模樣(只不過不盡合理)。照“逆思維”的思路,你在對抗中使出“直擊”,我告訴你這類似八極拳的“撐捶” (形意‘崩拳’),你拳斜著往上捅,這跟八極“通天炮” (形意‘鑽拳’)對應上了,你抬腳一踢,踢低了是八極“搓踢” (形意也有這一腳)、踢高了是八極“點襠腳”。
  這些動作你不學就會,學了做得就更好,完全可以上來就打,邊打邊糾正,用不著一個千年磨一劍的“練功夫”過程。
  但形意拳卻告訴你:劈、崩、鑽、炮、橫五招,不是學了就打人的,你得先拿它練功夫,等功夫上了身,它們才能用來格鬥。假如這“練功夫”,是趙道新先生所言的:“提高身體素質被稱做‘練功夫’、‘增長功力’。”也沒什麼不對,當格鬥需要的柔韌、速度、靈敏、反應、力量尚欠火候時,即使簡單如“崩拳”(或八極‘撐捶’)的直擊拳,威力也有限。問題是,形意拳、八極拳,它們所說的“功夫”,不是趙先生那種實實在在的“身體素質”,而是虛幻無比的玩意,不是速度、反應快一些,力量大一些,而是直追超人的神力、神速、神奇的反應能力,而這一切神功,他們聲稱:都能由“小架”(撐捶就包含在小架裏)和“五行拳”練出來。更有甚者,一位練拳的老先生,竟夢囈般地謅道:五行拳能練出輕功。撒臆症了。
  “練功夫”一說,使武術從整體上步入歧途,它把任何一個搏擊動作“從初學到實戰的時間”都無限止地拉長了,造成絕大多數人別說三、五年,即使耗費十數年仍不能從“小架”、“五行拳”裏練出“功夫”。而練不出功夫,搏擊訓練當然遙遙無期。
  
  實戰中的“合”才叫“合”
  
  這橫插一杠子的“練功夫”所以折磨人,原因在,“練功夫”的要領極端複雜玄虛,且波及到任何一個搏擊動作,就像那至簡的“崩拳”和“撐捶”,也逃不過“六合”、 “四梢”、對肝對肺等等多不勝數的要領刁難你。在“六合”、“四梢”這些繩索的捆綁下,人要想從頭到腳、從內至外、還有不著邊際的“心與意”——哪都練“合”了,非得十年八年不行。尤其害人的是,這種“合”是單人獨練出的“合”,一旦投入實戰,立馬整個散架、哪都不合。倘若照顧“合”,保持拳架勁力的“整”,便要犧牲速度和敏捷,其笨其呆其遲緩之狀,可笑至極,仿佛笨牛戰獅子,只有挨打的份兒——我們不是常見練了十年八極、形意的人,連個直擊的撐捶、崩拳都不會使嗎?
  “逆思維”把搏擊動作“從初學到格鬥的時間”,縮減為零,而且讓你先“格鬥”後“學習”,然後再學習、再格鬥——無限迴圈。這個“格鬥與學習”的過程,說起來,也是求“合”,不過,它是在實戰中使你的肢體、神經趨向“合”,而非獨自對空“六合”,至於“心與意合”等玄虛,絕對不玩。
  在實戰中求“合”,類似上樓梯,一級一級往上“合”,你合得多一級,格鬥能力便提高一點。你合得多能打(水準高),合得少也能打(水準低),但不存在不能打的現象,更沒有李仲軒先生說的什麼:一處不合全身哪都不合。李老先生及玄虛武術,把“合與不合”截然對立,一刀下去分兩半,一邊“合”一邊是“不合”,合就是對、不合就是錯。
  但如前所述,李先生講的“合”,是獨自空練的“合”,此“合”與實戰之“合”是兩碼事,你耗十年“合”了後,練打時,還得重新求“合”,連李先生自己都承認,形意拳的練與打不是一回事,說:練是根節摧梢節、打是根節追梢節。既然實戰是“根追梢”,何必讓大家繞那麼大彎子先磨十年“根摧梢”?一上來就“根追梢”不就得了?形意拳本就是速鹹拳,有“一年打死人”之稱,難道非把它改成“十年不出門”,大家都練不出來,才叫有檔次?
  有一個常識必須說明,一門拳術的練法是否正確,不是看這一門百十年前出過什麼高手,而是視能夠查證的成功率而定。假如一千個人只有一個人勉強達標,那麼,這種拳術的練法肯定是錯誤的。傳說如海綿吸水,傳說中的前輩高手能有30%的真實性就讓人燒高香了。何況拿傳說當證據犯了常識性的錯誤,武林傳說歸屬民間文藝類,不具有科學論證中的證據資格。
  也許有人抬出他老師、他師兄如何有功夫,我要問了,他們那功夫是空練時嚇死人,還是曾力鬥歹徒數名?是講手說招無比奇妙,還是散手中的運用自如?
  即便他們真能打,還有一個疑問,人家是按照教你的那套方法練出來的嗎?
  假如用“逆思維”練八極、形意,你老師有沒有真功夫,幾天練下來你就明戲,因為開頭就得“打”啊。

  “ 逆思維”訓練的程式與結構
  
  “逆思維”是一種理念,“先打後練→再打→再練→再打”的順序也只表示對流行練法的顛覆。假若我的工作到此為止,只停留在“理念”和“顛覆”上,這種探索無疑是淺層次的,而且模糊、籠統,容易使人誤以為“逆思維”就是亂打。實際上,“逆思維”不但不是一味地亂打,而且有在理念指導下建構起來的“訓練程式”及程式內部的“組織結構”。
  借用《企業管理學》的術語,我管在“逆思維”指導下建構的訓練程式叫“拉動式”程式,管“拉動式”程式內部的結構叫“矩陣型輻射結構”(‘企管’術語中無‘輻射’二字)。什麼叫“拉動式”呢?大家看下面我拿八極拳舉例繪製的圖示一。
  圖示一:“拉動式”的八極拳訓練程式
  “逆思維”是相對“順思維”而言的,“拉動式”程式也有個對應面,對應什麼?“推動式”訓練程式(‘推動式’一詞也為‘企管’術語)。“推動式”程式流行於各派拳術,拿八極拳舉例,即下面的圖示二。“推動式”的內部結構,我給它取個稱呼叫“封閉型單線結構”。
  圖示二:“推動式”的八極拳訓練程式


  “推動式”的八極拳訓練程式
  因為“推動式”是大家常見的,所以我先講“推動式”的八極拳訓練程式。“推動式”程式是“順思維”的產物,反映在流行的八極拳中,即是如(圖二)所示的“由九個層次單線縱向升級”的程式,即:第一層的柔韌練習之後,進入第二層學習“小架”;二十幾個“小架”動作學會後,進入第三層訓練,就是投入大量時間一遍遍重複“小架”套路(名曰:找勁練功);“小架”練習半年、一年後,升入第四層,學習“單打”、“對打”套路;因為有人稱“單打”是八極拳的技法,所以到了第五層,開始拆招說手,同時學練其他套路兼之拆講套路。
  要完成這“五層”訓練,大致需要四、五年,因為訓練枯燥兼之學了不能用,往往有一半的人堅持不到四、五年就離開了。說實話,離開就對了,因為留下的人再練下去,仍然停留在第五層原地踏步——繼續學新套路、繼續拆招講手。
  很多教八極拳的人,根本不懂第五層之後的東西,如果他懂的話,從第六層開始,他應該教真東西了——即步法和一些秘傳功法→然後再升級傳授“八大招”、“六大開”之類的打法(也可叫‘技法’),同時在喂手中熟悉它們→再往上升級,是對抗訓練→最後走到實戰格鬥。
  不管是前一種的“由第一層只走到第五層”、還是後一中的“從第一層開始,層層不落直至第九層”,它們的思維邏輯是一樣的,都是由“訓練推動訓練→再推動訓練→最後推出實戰能力”。
  肯定有人疑惑:練武術由低往高、層層遞進往上練,難道不對嗎?
  我的回答是:這種“推動式”的程式不是對或者不對的問題,而是落後與先進的問題,比如在“推動式”的九層程式裏,除了第七層和第八層的訓練涉及實戰,其他一至六層的訓練都不與實戰發生直接關係,這種各自為政、缺乏實戰監測的訓練,很容易發生偏錯,而且練錯了你自己還不知道。
  另外,“訓練推動訓練”,是前一層的訓練制約後一層的訓練,層層制約,只要有一層訓練出現錯誤,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波及後面的訓練,使整個訓練出偏。
  再有,按“推動式”程式練,訓練週期長,進步緩慢。
  
  “拉動式”的八極拳訓練程式
  
  與“訓練推動訓練”、“訓練制約訓練”的“推動式”程式正相反,“拉動式”程式為“實戰制約訓練”、“實戰拉動訓練”,也就是說,每一部分的訓練,練什麼和怎麼練,都要接受實戰準則的支配。
  “拉動”的意思,是實戰把所有的訓練都拉近到自己身邊,“實戰”仿佛在對“各項訓練”說:“你們這些訓練,費勁巴力地耗工夫,目的不就是為了我實戰嗎?既然如此,你們必須統統受我指揮,不能各自為政。”
  一旦各項“訓練直接受實戰調控”了,不用說,它們——各項訓練,與實戰的距離會一下子縮短,原先的九層變成了(圖一)所示的三層。
  層次減少是為了便於監控,看得清楚。你哪一部分訓練搞錯了,實戰立刻站出來糾錯,既不讓你帶著錯誤練下去,更不容忍你影響其他訓練。
  不用說,在“拉動式”裏,那種各自為政、訓練只對訓練負責的行為是行不通的,所有的訓練都必須一齊眼盯著實戰,聽命於實戰,為實戰負責。
  順便說一句,在“逆思維”指導下建構的“拉動式”程式裏,拒絕套路,沒有套路的位置。即使練套路,也只作為訓練的一種調劑。
  “推動式”八極拳的內部結構呈封閉狀態
  在九層的“推動式”程式裏,每一層的訓練都各自獨立,呈封閉狀態,比如第三層的“小架”找勁,只是練找勁,它既不涉及實戰發力、也不牽扯技法、連本該屬於基礎部分的步法都排斥了——小架裏的“震腳”和“闖步”不叫步法(闖步做些調整後方可成為一種步法)。
  第三層的找勁,又不僅僅與發力、技法、步法無關,它還不關乎速度、神經反應、時機、距離感等項訓練,所以我才說,“推動式”程式的八極拳,其內部的每一層訓練,都各自獨立——如果說它與其他層有點關係的話,也是單線的,如:找勁為發力做鋪墊、“小架”為“單打”打基礎等等。因此,我才稱“推動式”八極拳的程式內部,是“封閉型單線結構”。
  這種“封閉型單線結構”有很多弊端,舉例說,每一層的訓練都把自己封閉起來,只受它那一層“要領”的約束,頭一宗,它就容易出現與實戰的隔閡。假如那一層的要領是正確的,儘管多耗些時間,你還能練出點東西。問題是,那一層的要領——譬如“找勁的要領”,同樣遠離實戰,不受實戰制約,而長期脫離實戰監控的“訓練要領”,任何人都清楚,它會走向權利氾濫,把它管理的那一層的訓練搞得一團糟。
  不管任何拳種,只要採用九層“推動式”程式,其內部的每一層訓練,必然出現各自為政、脫離實戰監控的現象,從而整個拳種在傳承中大面積地走向非技擊——像八極拳、形意拳、大成拳、八卦掌、少林拳等等,豈非深受落後的“推動式”程式的摧殘。
  
  “拉動式”訓練互相牽連 、受實戰監控
  
  “推動式”的弊端,一旦到了“拉動式”的程式裏,將會全面剷除,因為“拉動式”是實戰調控訓練,如同“市場調控企業的研發、原料供應、生產、檢驗、銷售”,這首先已經打破了“推動式”中每一層各自為政、大權在握的局面,“部門經理”(每一層的要領),權利被削減,倘若它的“工作”(訓練),不是眼盯“市場”(實戰),就會遭到嚴厲地指責——訓練稍微偏離實戰,實戰這個總司令就下令調整訓練。
  實戰對訓練的調控,是通過“對抗訓練”這一手段達成的。比如“撐捶”發力訓練(單發和連發),就是在空練與對抗的循環往復中進行的。
  拿人練發力有很多好處,它使你的拳腳產生實戰感,使你的拳腳技術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正確——既實戰中的正確,它能過濾掉你在空練時意識不到的錯誤。如果你的“撐捶”發力是與步法結合的,那麼這種對抗中的發力訓練,連你的步法都練到了,如果你連發兩個“撐捶”,那麼不管你是借助“三角步”還是“修正了的闖步”而發,這“撐捶連發”已悄然轉化為實戰打法,而在對抗中練習實戰打法,不用說,已走到了實戰的大門口——在對抗訓練中精練、熟練的“撐捶連發”,遇事,出手就能打人。
  出手就能打人,表明你的“撐捶連發”已不僅僅有力度、有步法,還必然有速度、有適時的出拳時機、有機敏的反應、有良好的距離感、有強烈的戰鬥欲望。這些速度、時機——等素質哪來的?就是從上述對抗練習中來,道理明顯,當你連發兩個“撐捶”打向你的同伴,難道不需要把拳打快點?拳快了,你就不尋找恰當的出拳時機嗎?時機有了你反應不過來也打不著人,所以你的反應得快,得在合理的距離上發力,得有飽滿的戰鬥激情。
  看了嘛,一個對抗中的發力訓練,串出這麼多東西,把發力、步法、打法、速度、時機、反應、距離感、激情都練到了。相對於“推動式”中的“封閉、單線結構”,“拉動式”的內部結構是不是呈現為向四外“輻射”?
  當然,在“拉動式”程式裏,速度有速度的專項對抗訓練,反應有反應的對抗訓練法。且每一項能力的練習都有一套從簡單到綜合的方法。
  不言而喻,這套從理念(逆思維)到程式(拉動式)再到結構(輻射)的新方法,具有普遍意義,八極拳適用,其他的拳術也適用。
  譬如趙道新,他的訓練法就是個明顯的例子,雖然趙道新不曾把他的訓練法昇華為一種概念和程式,但看他在《道新拳論•談訓練方法》中的兩段話“在執行了短期的基礎訓練後,就要以爆發力訓練與實戰訓練為主。”、“把實戰視為艱苦和危險,並作為最後才能進行的高級訓練是不對的——應把實戰作為家常便飯”。趙道新分明是暗合“拉動式”程式的,假如趙道新不遵循“實戰拉動訓練”理念,他何以主張“在執行了短期的基礎訓練後,就要以爆發力訓練與實戰訓練為主”。

礪劍
  發表 2007-05-06 12:58:59 4
八極拳“逆思維”格鬥訓練(續三)
韓 起
  八極拳如果不練套路,練什麼?
  
  年初,我碰見一位跟我的同門師侄學過拳的小夥子,小夥子練了一年半八極,一年半總該練出點東西了,我一指身邊的一個學生,讓小夥子和他試試手。瞅小夥子害怕挨打的樣子,我笑說:“別怕,你打他,不讓他不打你,他光守。”即便如此,小夥子仍舊不肯伸手,他說他沒練過打。唉!學了一年半竟沒練過怎麼動手,我感慨,那這麼長時間都練了什麼呢?小夥子說:只練過八極“小架”,再有就是每天“撞樹”。
  原來如此,小夥子只練過套路。如武林所知,練套路不能打人,因為這一事實早已人人皆知,我也就不嘮叨了。問題是,在流行的(非傳統的)八極拳訓練程式裏,這趟“小架”,還有“單打”、“對打”,已成入門頭幾年的必修課,如果不練套路,他們就不知該練什麼。
  其實,即使很多跟八極拳耗了十幾年的人,也是以把玩拳、械套路為主,假如你要讓他們放棄套路,他們就會很失落,兩眼茫然不知道該練什麼,最後只能對著樹撞撞膀子、磕磕手腕,而已。
  對這樣的八極拳愛好者,我只能說聲不幸,你練的是假八極拳,或曰:流行的八極拳。道理很明顯,沒有一種技擊拳術會以套路為主,而塞滿套路的拳術,必然是假拳、不能打人的拳。
  真拳、能打人的拳,除了套路永遠有東西可練——準確地說,打人的拳,根本就不練套路,套路在技擊訓練裏找不著它的位置——圍繞搏擊進行的多項訓練足以把人累趴下,哪里還有精力練套路,頂多拿它調劑一下精神了。
  有人說:我知道套路打不了人,我只練單式,找幾個使著順手的動作下工夫,把它們練精了,動手時我就使這幾個式子。
  這種思路當然比迷信套路進步了一塊,但要說這種練法對不對,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下面,我們由“怎麼練就怎麼打”的思路入手,來談這件事。
  
  假如“怎麼練、就怎麼打”?
  
  “怎麼練、就怎麼打”是一種很流行的思路,持這種思路的人說起拳來都振振有辭、底氣十足;聽的人呢,也覺得這話好象有道理。我認為不是那麼回事。
  假如“怎麼練、就怎麼打”能夠成立的話,那麼,一個使用“撐捶”去搏鬥的八極門人,他就該蹲著馬步去打,因為“撐捶”就這麼練,而且要打一拳一停頓,不做快速連打——撐捶在“小架”和“金剛八式”裏,就是一步一拳。
  依次類推,“怎麼練、就怎麼打”到了形意拳裏,使崩拳就照搬“五行拳”的崩拳練法,一步一推地去搏鬥,同樣也不使第二下。還有八卦掌,要擰腰回頭、腳別著勁轉著圈與歹徒格鬥,八卦掌就這麼練的,“怎麼練、就怎麼打”。
  看了這幾句話,大家也就明白,只練單式子,首要的前提是動作合理,假如動作不合理,照樣打不了人。不過動作合理了,勁力不合理,打人仍是遙遙無期的事。
  八極拳有一項“找勁”訓練,主要就是解決勁力的問題,拿一單式子反復雕琢,去強勁求活整勁,同時練協調性、練呼吸。八極拳常有迷信找勁的人,一輩子找勁不停,其勁力經千錘百煉找得也算夠整,遺憾在,其人一旦投入格鬥,平時無比熟稔的勁,立馬背叛他,完全無法“怎麼練、就怎麼打。” 這就是說,勁力合理了還不能保證你就能打人。
  說來,找勁沒有錯,找勁很重要,問題是,“找勁”不過是八極拳訓練的一項,它即使再重要,也只是解決協調性、呼吸、勁力幾個環節,而非訓練的全部。
  即便是“找勁”本身吧,還牽扯到你在什麼樣的神經狀態下找的問題。神經激發不夠的找勁,說句透底的,只算是找勁的初級階段;有人“練時無人似有人”,神經狀態高度激發了,還不行,仍只是完成了“找勁”的一半,想像中的有人跟真的有人打你,從對神經刺激的強度和精細度來說,差距有天壤之別。
  僅從神經激發來說,勁力也要在對抗中去找。何勁力在格鬥中的運用,不僅僅涉及一個神經激發問它牽扯到的問題還很多。
  
  逆思維:怎麼打、就怎麼練
  
  我主張:“怎麼打、就怎麼練。”
  這句話怎麼理解,就是:格鬥要求你怎麼打,你就怎麼練;格鬥要求你練什麼,你就老老實實去下工夫練什麼。一句話,怎麼練和練什麼,聽格鬥的。在武術訓練的系統中,實戰是火車頭,訓練是後面的一長串車廂,練武術是火車頭拉著車廂跑。
  如何對一個初入門的小夥子講解這番道理,你可用如下的方法來誘導他:一開始就找個人和他打,假如他拳頭夠不著對方,你就讓他“上步”,注意“距離”。假如他出拳只會打一下,你讓他把雙手“連起來打”。假如他連著打臉無效,你提醒他“指上打下”。他要是身子笨拙,做不好上一戳、下一拳,你囑咐他“驚上”之後,接一低腿蹋脛骨……
  “上步”,也就是“步法”。即然格鬥要求你有“步法”、注意“距離”,那麼訓練中,步法和距離就是你該練的項目。格鬥逼著你雙拳連發,上下連打,拳腳交替才能贏人,那麼你就該遵照格鬥的指令,一絲不苟地去執行。
  恐怕有讀者注意到了,我沒有特意說明這是八極拳的技擊訓練法,是的,像步法、距離、連續打擊,還有時機、戰術等等東西,形意拳、八卦掌、大成、少林難道可以不練嗎?
  我們的誘導還沒完,從另一個角度講,假如他的拳頭總被對方輕鬆躲過,我想不用多說,小夥子就知道“速度”的重要性。再假如,他打著了對方卻跟撓癢癢似的,這時,難道還需要你掰開揉碎地講,他才會意識到武術要練“力量”?還有,倘若對方打來的拳腳,他想躲而躲不開,想截而截不住,那“神經反應”和“靈敏”的問題,不也不請自來地擺到了桌面上?
  既然格鬥要求你練力量(尤其是爆發力)、速度、神經反應、靈敏,你就該踏踏實實地在這些功夫上出死力。我跟大家說,當你放棄爆發力、速度、神經反應、靈敏這些訓練時,如果你是八極門人,你就不叫練八極拳;如果你是形意門徒,你也不叫練形意……依次類推,不把爆發力、速度、神經反應、靈敏的重要性放到頭頂上,就不叫練武術。
  趙道新先生在《道新拳論•談提高身體運動素質》仲告訴大家:“在拳術練習中,提高身體素質被稱作‘練功夫’、 ‘增長功力’。”大家注意,趙先生的這個“提高身體素質就是練功夫”一說,也沒有專指那一門派,他指的是所有“拳術”。八極拳、形意拳是“拳術”,八卦掌、大成拳也沒出“拳術”的圈,趙先生一網打盡了。
  以實戰為火車頭拉動訓練車廂,“怎麼打、就怎麼練”,就是我在本系列(續二)中所說“拉動式”訓練程式,而“怎麼練、就怎麼打”的思路,可歸入我說的“推動式”程式。如我在(續二)中所說,“推動式”和“拉動式”是企業管理學上的概念,所謂“拉動式”,是市場(實戰)決定產品的研發、供應、生產、檢驗、銷售(訓練)——這是一種先進的現代管理程式。所謂“推動式”,則是靠“研、供、生、檢、銷”(訓練)推動市場(實戰)——乃是一種落後陳舊的管理程式。
  
  用“對抗”監控調練
  
  “怎麼打、就怎麼練”的“拉動式”,不但能讓人明白你該練什麼,還能檢測你練的對不對。由訓練到實戰的“推動式”,則缺乏對訓練的監督。
  監督機制在武術訓練中的缺失是普遍的,就八極拳來說,多數人仍在遵從“套路→找勁→拆招說手”的程式,該程式是否合理,完全沒有監督。練習者懷著對武術神話的癡迷埋頭苦練,以為自己走的是一條通向李書文、吳秀峰之武功境界的康莊大道,直到虛耗十年、八年,自己一無所得,十年時間換來的只是原地踏步,格鬥能力一點沒見長,他們才恍悟自己練錯了。
  這不是坑害人嗎?假如每一項的練習都設置監測手段,及時發現錯誤,發現了就糾正,練習者何以一錯再錯,一點格鬥能力沒練出來。
  我說的監測手段就是“對抗的實戰中去驗證不現實,比如(讓大家到力鬥歹徒—個練了三年八極拳的人,在跟人動手時——動手就是一種檢測,你練過的東西使不出來,首先,檢測的結果就表明,你的八極拳從整體上練錯了。如果練對了,三年肯定出打人的功夫。
  倘若想具體知道自己哪里練錯了,就得找行家幫你分析。八極“小架”你肯定練過,如果你認為“小架”是用來練功夫而不是打人的,那你的“功夫”就應該表現在格鬥裏,而動手的事實已證明,你的“功夫”在格鬥中蹤影不見,這就說明,你由“小架”練出的不管是什麼“功夫”,反正不是有利於格鬥的“功夫”,你在“小架”上純數瞎耽誤工夫。
  還有八極“單打”,你也肯定是練得很熟,“單打”被許多人名之曰:練技法。既然是技法,就應該能打人,怎麼你練了三年還打不了人呢?三年都不能使人學以致用的技法,一句話,它就不是技法。
  提到“單打”就不能不說“對打”,在八極拳裏,“對打”與“單打”如影隨形,“對打”名之曰:熟悉技法。既然你的八極技法在“對打”中已經爛熟於心了,格鬥中你為什麼還眼花手亂腳絆蒜?這又證實,“對打”讓你熟悉的不是八極拳的格鬥技法,是表演技法。表演技法當然打不了人。
  如果你說:“我也把”單打“裏的式子拿出來單練過,我也練‘金剛八式’(八個單式),我也經常跟師兄弟拆招。”
  唉!練單式的事,我們前面不是已經講過了嗎?至於拆招,本質上跟“對打”有什麼區別?
  話說到這,我想已能說明,你前三年的東西全練錯了。接下來,繼續練得話,我就用“對抗”來監測糾正你,如果你“頂肘”練得很過關,我就讓你在“對抗”中發“頂肘”。如果你認為“頂肘”一上來就能肘頂人,你就給我頂個人看。如果你認為“項肘”只能在迎擊中使,你就在“對抗”中使一回。
  “對抗”的“進攻”會提供給你一張檢測報告,用“頂肘”打人,如同上來就猛發一記“撐捶”,除非對方反應遲鈍,否則你實驗一百次落空一百次。如此,稱明天再練,該放棄用“頂肘”進攻了吧?如果你能轉過彎子,我告訴你,想使“頂肘”進攻必須先發一引手——不過這組技法不容易使。
  “對抗”中的“迎擊”檢測報告說明,你練了三年的“頂肘”無法迎擊對方的進攻,但換過來,對方卻能用“頂肘”迎你,把你頂得拳腳出不來,把你頂得一趔趄,甚至一肘頂在你胸脯,或者把你頂得兩腳離地倒飛出去。
  如果我再告訴你,他只練過一年,你做何感想?三年的頂肘使不出來,一年的頂肘卻一頂就有,只說明三年的頂肘練錯了。而在錯誤的練法上再持續三年,仍舊頂不了人,種豆永遠得不到西瓜。
  一年的頂肘能用,表明他是用正確的方法訓練的,儘管他也可能在訓練中出現偏差,但肯定得到了及時糾正,不然,他的頂肘照樣會沿錯誤的方向滑下去。
  一個人在訓練中永遠會出現錯誤,哪怕方法正確也難免,監控糾正的手段就是對抗,離開了對抗,技術、尤其是技術運用上的錯誤,無從發現。

  不能打人的練法就是錯的
  
  去年,有一位家在滄州的小夥子給我寫來一封信,小夥子在信裏說:“他跟隨孟村八極拳師×老先生習練傳統八極拳——習練多年收效甚微。”小夥子十分苦悶,他問我:“練習多年不能實戰運用——是為什麼?”
  “練了不能打”——向我拋出這個問題的人很多,一般我都告訴他們:“你的訓練方法不對。”
  武術是“唯效果論”,以訓練效果來評判方法的好壞,練了能打人的,就是好方法。“習練多年”不能打人只會挨揍的,就是壞方法。
  平時有人跟我談拳,我也只看他的訓練方法,他老師名氣大、他老師實力強、他老師說拳論理美妙動聽——這些我都不理會。老師是教人“怎麼練”功夫的,他是好老師還是孬老師,看他的訓練方法足已。比如你學八極拳,練“撐捶”、“頂肘”什麼的,你老師不能只教會你怎麼擺架子、怎麼發力就完了,發力僅是練習的一項,是“訓練方法”的一角,而從頭到尾的訓練方法,是教你如何走完“從學習動作到使用動作”這個過程,其過程包括怎麼練(訓練程式)和練什麼(訓練內容)。
  就我接觸過的八極拳(大成、形意、八卦等)愛好者,不光“頂肘”(崩拳),包括任何一個拳式,他們都沒有進入過“從學習到使用”這個大系統。
  我跟大家說,好老師,就是對你打開“大系統”之門的那個人,好老師做的,就是指導你一步步完成“從學習到使用”的所有環節。這些環節光說是不行的,每一環都必須執行到訓練中。武術的一大不傳之秘,即是這條環節之鏈。你經歷了這條環環相扣的鏈條,你就練了武術,你就能打人;你沒經歷過——只學了發力(包括步法、身法等),你等於一直在武術的大門口打轉轉兒,沒走進去。
  沒練出格鬥功夫的人,差不多都是沒經過正確方法練習的人,很多人因為不曾見過這套方法,他們往往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他們以為怎麼練發力、步法,如何“提肛吊頂、沉肩墜肘”糾正細節,就是練武術的方法。
  沒經歷過“方法鏈條”的人,當然不會動手,因為你沒練過動手嘛。
  
  “大路貨”是僵屍裹著“傳統”名牌
  
  練了能打人的方法就是對的,練了不能打人的方法就是錯的。我這種“小蔥拌豆腐一青二白”的分辨法,在某些人看來,可能有簡單、粗暴之嫌。簡單興許簡單點,粗暴未必。如果你想分辨我的分辨法是否有道理,咱們坐下來探討一下“武術是什麼”的問題。
  咱們這個世界,當某件事引起困惑時,人們往往要回到“它是什麼”的思索上,譬如有人失戀了,於是哭著喊著問“愛情是什麼?”;有人寫了本書,像小說又類似散文,於是引出“小說是什麼”的爭吵,還有更深奧的,諸如“生活是什麼”、“人是什麼”——連“我們自己是誰”大家都發暈搞不明白了,我問一句“武術是什麼”豈不順理成章?
  我認為:武術就是搏擊術。能打的武術是武術,不能打的東西,不管它看上去多麼像武術,它也不叫武術。
  有人把武術吹得賊高,又是五行八卦,又是釋道兵醫,還什麼修身養性、追求人生大境界。我說,武術有文化的高層次是好,但少了“高層次”,武術也能活著,武術只要能搏擊,武術就能直著腰說話。
  有人認為搏擊是低層次、是小道。他們以為有了文化的“高層次”,武術才叫武術。我說,這話說反了,武術是先有搏擊,後有所謂的高層次。把搏擊和“高層次”比,搏擊是爺爺、是根,“高層次”是孫子、是葉。“高層次”離開搏擊就只剩個空殼。
  很多人的武術就死了搏擊的根,只剩下幾片“傳統”的樹葉在那招搖——活像死人身上裹著華麗的衣裳。正常情況下,僵屍裹一身名牌在街上逛,該嚇得大家吱哇亂叫才對,多恐怖呀。無奈在武林,傳統的牌子根深蒂固,兼之人們不知道傳統武術分技擊練法和大路貨的流行練法兩種,給了大路貨練法一個借屍還魂的空子,他們高音喇叭裏叫賣的其實只是“傳統”的名子,名下沒有真東西,他們的“傳統”全靠拳論和掌故撐門面,那些文字除了糊弄人,沒有別的功效。
  因為流行的大路貨迷惑性很強,我才給大家推薦“不能打的練法就是錯的”,我只能把判斷方法直白到“小蔥拌豆腐”的程度,假如我把話講複雜一點,大路貨就會有機可乘,拿拳論和掌故朝我反撲,文字誰能打得過?所以咱們還是實戰說話。
  也許有人問:“是否有這樣的武術,雖然練了不能打,它的方法還可以,是對的?”
  “沒有!”——我告訴你。凡方法正確的武術,你練了肯定能打人——除非你身體太單薄,膽量和心理素質跌到正常限度以下,否則練了就能打。當然,有好身體、好心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練不出功夫,再好的方法,擱懶人手裏也糟踐了。
  
  每天練一個半小時足以打人
  
  我手下有幾個小夥子,來我這之前,他們在武術道上摸爬了十年上下,可一試手,連最基本的出拳進步都做不出來,別人拳頭一打過來就發慌。他們說:沒學過這些東西。他們一直按那種“貌似傳統的方法”練,結果十年下來,只落得兩手空空,除了練法有誤,他們還有其他的原因嗎?
  有人跟我說:“我一天練一個半小時,是不是練的太少,才出不來功夫?” 很多愛好者都這麼疑惑自己,他們的疑惑來自老師的指責,老腦筋的人動不動就說學生“練得少”,他們總希望小輩人每天花三個小時練功,他們也不想想,這事現實不現實?小青年們都是有工作的,白天在單位累一天,結了婚的人下班還要忙活老婆孩子,他們別說練仨小時,晚上拿出一、兩個小時練功,就得說是能堅持的,屬於鐵杆愛好者。
  即使不考慮大家有沒有時間,單從訓練時間的長短論,每天練一個半小時,難道就學不會動手嗎?
  “肯定能學會!”儘管每天一個半小時不容易練成高手,對付兩個流氓歹徒還是綽綽有餘。就如同踢足球,每天一個半小時成不了職業球員,但跟沒練過的人踢,腳下明顯遊刃有餘,顯得訓練有素。足球、拳擊、摔跤——任何運動項目練一個半小時都比沒練過的人高明,武術為什麼不行?武術有什麼希奇的?難道非得難死大家、讓大家都練不出來才顯得檔次高?去年天津《城市快報》的記者採訪我,當記者問到武術訓練的時間與效果時,我說:“以每天一個半小時的訓練計算,可望在一年後,獲得抗擊一至三名歹徒的能力”(見2005514日《城市快報》第八版)。
  真正的武術,不管傳統的還是現代的,都是一年學會打人。老輩人說:“形意一年打死人。”這才是傳統的形意拳。
  一年打人,大家都清楚,傳統裏的大路貨練法做不到。
  
  假如只許你做一項訓練,你練什麼?
  
  要想每天練一個半小時、一年打人,離開合理的方法肯定失敗。
  合理的方法先搞清楚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次重要的,還有訓練內容的安排問題。
  那麼練武術,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我曾對很多人提出過,我問他們:“假如只許你做一項訓練——僅僅練一項,你練什麼?”
  有很多人被我問愣了,答不上來。我的答案是:“打,對抗訓練。”
  我的答案對足球、游泳、拳擊也適用,學踢球如果只准練一項,你就選擇上場跟人踢。有人說,不練技術,只能是瞎踢,永遠成不了高手。你說的沒錯,但是,這唯一的一項練習,你要是送給了技術或者身體素質(不對抗),那麼,別說高手,庸手你也成不了。學游泳的人,在岸上把技術練得再精,下水還得淹死。
  最早說出“久練不如慣打”的那個人,絕對是把武術看透了的大師——他回答了在無數武術疑難中排在第一的疑難。此人之高明,已不是簡單的“一針見血、卓識遠見”所能概括。
  很多人把時間投到對拳架、勁力的細節糾正上,什麼“收臀豎項、沉肩墜肘、抻筋拔骨”、什麼“左右均衡、前後相爭、進步如鑽、手腳齊到——”我告訴你,你發力再活整,技法再精熟,步法、身法再快速美妙——哪怕都趕上大師了,只要你的功夫是在空練的狀態下練出來的,就只能算入門水準,一點用沒有,練二十年也抗不住一個慣打的,不信你就去試試。
  用最簡單的話概括:人可以在實戰中學會格鬥,但無法從技術中學會格鬥。
  由這句“概括”繼續引申:實戰對抗不但是武術訓練最重要的一項,而且是考核訓練的唯一標準。武術是“唯效果論”嘛。
  因為提到了“考核標準”,我順便說一句,古傳拳論、拳歌、拳理,不能視為考核訓練的標準。
  各家各派留下的文字,不是前輩拳家的練功體會,就是對拳術境界的美好憧憬,甚至是自我陶醉的文字遊戲。大師的經驗只適用大師本人,天才的階梯放在普通人腳下,通向的地方往往是地獄。有一句古希臘諺語說得非常到位“別人的美酒佳餚,可能是你的穿腸毒藥。”對“拳術境界的憧憬”更好理解,前輩大師都僅視為“天上雲” 、都沒達到的境界,咱們普通人,幹嘛跟那個境界較勁?理智一點吧,哪怕你有志上天摘雲,也得從庸手練起,一步步來。什麼是文字遊戲不多講了,你看一眼太極拳論,再對照太極拳已淪為健身拳的事實,你也就明白什麼叫自己哄自己玩了。
  
  就是說,當拳論與實戰發生衝突時,大家該放棄的是拳論,而不是實戰——實戰永遠是對的。
  ——講完了“只准練一項、該練什麼”之後,我再提個問題:假如允許你練兩項,即在對抗之外再讓你選一項訓練,你選擇什麼?
  這話的意思是,練武術,第二重要的是什麼?大家先想一想,我們以後再談。

  練武術——第二重要的是什麼?
  
  在上一篇文章的結尾,我向大家提了個小問題:練武術,第二重要的是什麼?
  如果說,“久練不如慣打”向我們昭示了“對抗當屬武術第一重要”的訓練,那麼,“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拳諺,則是用恫嚇的方式告訴我們,練功夫非常重要,誰對待功夫稀鬆二五眼,誰一輩子就白練。一場空,多麼可怕。
  我非常重視練功夫,我把功夫排在武術訓練第二重要的位置,我認為:假設只允許搞兩項訓練(不能練第三項),那麼在“對抗”之外,就苦練功夫。
  看了我這個“對抗第一,功夫第二”的排序,有人興許大感驚訝:“技術呢?第二還不練技術,你要把技術排到哪?”
  對不起,就我經歷和看到的生死搏殺、武林試技、街頭毆鬥,大量的經驗和事實告訴我,技術的確不如功夫重要。其實,“一膽、二力、三技巧”這句拳諺,也明白無誤地指明了技術在整個武術訓練中“老三”的位置——別怪我衷情拳諺,在我看來,拳諺總是比看似深奧的拳理拳論高明,拳諺往往一句話說到點子上,勝卻拳理的洋洋灑灑無數,沒辦法。
  功夫是什麼?功夫就是身體素質,用格鬥泰斗趙道新的話說:“在拳術練習中,提高身體素質被稱作‘練功夫’、‘增長功力’。”
  身體素質包括什麼?力量、速度、靈敏、柔韌、耐力五項。考慮到多數人練武術,都是沖著搏擊格鬥來的,不為上擂臺打比賽,故而,素質中的“耐力”可刪掉不練(對抗也有提高耐力的功效),柔韌呢,少林派重視拉腿筋、下腰,八極、形意之類對腰腿的柔韌性要求不高,每次訓練之前,活動個十幾分鐘熱熱身就夠了。
  這麼一刪減,只剩下力量、速度、靈敏三項。有人問:能不能再刪?不,不能刪了。力、速、敏三項全保留。當然,每天只能練一個半小時的人,在力、速、敏三項上,可以先突出力量(尤其是爆發力)和速度,大家憑經驗知道,力量大、速度快的人,動手佔優勢。所謂“唯快不破”,所謂“一力降十會”(與此拳諺相對的那句“以巧破千斤”,純數說夢話,看來拳諺也不是句句精妙)。
  我把靈敏放在力量、速度之後,不表示靈敏不重要,有先有後罷了,說來,即便你不專門練靈敏,那第一重要的對抗訓練,“摟草打兔子”順便也把你的靈敏練了——同伴拳腳疾攻,逼著你做出快速的躲閃、堵截、反擊。
  反正,你要是能保證一個半小時的訓練,你就力量、速度、靈敏全練;若是時間不夠,先計力量、速度走,靈敏能練則練,沒時間就算了,轉天再安排。
  練身體素質,最好集中時間上大量,別今兒練兩下、明兒蹦三下。隔天練,練就一小時內全是素質,對愛好者來說是個聰明的選擇,也符合運動科學,有利於肌肉恢復。
  說到這,或許有人提醒我:功夫為什麼要排在技術前面,你還沒講透呢?
  謝謝您提醒我,下面,咱們接著聊這事。
  
  一個小實驗
  
  要論證功夫比與技術重要,並不費勁,而且方法很多,下面我給大家推薦一個:
  在剛入門的人裏,選兩個身體條件差不多的,一個按“功夫+對抗”的方式練,另一個採用“技術+對抗”。讓他們倆各練一年,結果你會發現,儘管兩個人都入了道,但“功夫+對抗”比“技術+對抗”,更能打。“技術型”在“功夫派”更快、更重、動作連續性更好的打擊下,技術上的那點可憐優勢,不是無從發揮、就是發揮不理想。
  有必要強調的是,這個實驗,只是為了證實“功夫比技術重要”,而不是說,技術可以放棄。訓練沒有只准許進行兩項的,不管“功夫 + 對抗”、還是“技術 + 對抗”,都是我們做的假設,而且是為了推出“對抗 + 功夫 + 技術”的理想方式。
  上述的實驗表明:在功夫與技術之間,功夫是基礎,技術不能脫離功夫單獨發揮作用,缺乏功夫支撐的技術是無用的技術。
  技術不如功夫重要,並不表示在訓練中,非得把功夫練好了才能練技術,不是這樣的,功夫與技術同步進行。甚至有時練功夫也是練技術,譬如八極拳“通天炮的左右連發”,當你空操或打拳靶或在對抗中熟悉技術時,你既是在練功夫(連續爆發能力)也是在熟悉技術。當然,這樣的訓練需要有一定的基礎。
  “內 壯” 不如“外壯”
  就八極拳來說,談練功夫,繞不開八極“小架”,因為在流行的觀念裏,認為八極“小架”是練功夫的。
  “小架”能練出什麼功夫呢?有人說是能練內壯,出內功。我在八極拳上耗了二十五年工夫,見過無數的前輩、小輩,就我個人體驗和眼見的無數事實,內壯不如外壯,就是說,踢打沙袋、蹦高躥遠、鐵牛耕地等等外功更容易出功夫,勤練外功的的人,比一心指望從“小架”裏挖功夫的人,更力大敏捷見功夫,更能征慣戰。
  我說的是不是事實,大家睜眼看看便知,天下練“小架”的八極拳愛好者無數,可有誰“內”出了強勁的“壯”?空操、拆招不算,實戰中的壯才算壯。
  有人說:內壯是基礎,我內壯完了就去外壯、練外功。
  我說:用不著。提到基礎,內壯和外壯之間,完全可以互為基礎,既可以先內後外、也可以先外後內。
  先內壯後外壯,只適合病秧子和身體弱的人。“小架”的健身效果非常好,練之身心舒泰,仿佛站樁,氣感足,四肢感覺有力。
  不過,練武術的人,還是身體健康的小夥子居多,他們的五臟六腑足夠壯,用不著先內後外,一開始就可以練外功,練不壞身體。
  對於想練格鬥的健康小夥子來說,假如你每天只能練一個半小時,在內功與外功之間,你就放棄練內,選擇外功,沒有證據表明內功比外功高級,練外功練不死人,散打、拳擊、摔跤、足球就只練外功,也沒見把誰練死。何況,外功本身也壯內,譬如心肺功能的提高,難道不是內壯嗎?
  當然,練拳涉及一個養的問題——八極拳如此,所有拳派如此,拳擊足球也莫不如此。養身的方法無窮盡,我以前在《武魂》上提的“柔練”八極是一種,中等強度的打“小架”也是一種,某種站樁內視又是一種,大家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認選(養為內壯的一個方面)。
  理想的練功夫,是“外壯 + 內壯”。就是說,假如排次序的話,第一等為“外壯 + 內壯”;第二等是練外壯;單純的練內壯,只能排在最後。
  
  “練內”高級在虛無縹緲處
  
  練八極拳的人,其實都清楚八極拳有外功,奇怪的是,絕大多數的人視而不見,放棄了。
  這就是個事兒了,既然“踢打沙袋”和“小架”都是練功夫,大家為什麼非要選擇後者呢?正常情況下,“踢打沙袋”和練“小架”的人,應該在人數上互有參差才對。
  玄機在“小架”的所謂“練內”上,而在一般人的觀念裏,認為練內比練外高級,所以許多愛好者抱著“小架”熱吻不放。
  但是,練內怎麼就高於練外了呢?說來,這事也是有原因的,比如,練外是練肌肉,而肌肉的威力大家都知道,是有限的;練內標榜練氣、練神意,而氣和神意,總給人功能無限的感覺(僅是感覺),這一點恰合人們夢想無限的根性。另外,練肌肉太實在,而實在,不管是功夫還是人的長相什麼的,都顯得平凡,不能對人構成勾魂攝魄的吸引力;氣和神意卻不然,氣和神縹緲玄虛,看不見摸不著,神龍見首不見尾,就像外星人、復活節島的石像、神農架的野人,強烈地勾著人們的腮幫子,神秘永遠比實在勾人,越神秘的東西越能把人勾得五迷三道。再有,因為西方人熱衷練肌肉,人們便認為練肌肉不象練武術,不叫武術練法。在迷信武術神話和玄虛拳理的人們心裏,認為中國武術在訓練和功效上高於西方搏技,在理論上,易理八卦五行又比運動科學高明, 易卦是高檔次,科學是低檔次——或曰:沒檔次。
  如此,當外功與內功一起擺放在人們面前,“肌肉的、有限的、實在的、運動科學的、沒檔次的”外功,當然在勾引人上要輸給“氣神的、無限的、神秘的、易理八卦的、檔次高的”內功了。
  除上述之外,“練內”還有一大好處:特別照顧懶人。雖然練內也耗時間、也累人,但跟練外不是一種累人法,“練外”心跳一百幾十下,氣喘吁吁,盡搞無氧運動,神經的刺激強度也大。練內就輕鬆多了,心跳次數不過百,以有氧為主,練之氣不長出、面不改色,即便是“小架”發力,啪啪的、咣咣的,很猛烈,也不過發一拳就頓步,刺激只在瞬間,過後就舒坦了。
  有這麼多好兒——不累人卻換來“神秘無限高檔次”的神功,大家當然要選擇練內了,假如這事是真的,我也一頭紮進內功裏,踢打沙袋、蹦高躥遠什麼的多累人。只不過呢,“不累人反練出超人般的神功”,這事聽著怎麼有點像買彩票——花兩塊錢夢想捧回千萬大獎。
  迷信內功的人,全都忽略了一點,內功的“氣神無限神秘易理八卦高檔次”,都是活在文字和唾沫裏——即活在拳理拳論和武林掌故裏,不是活在格鬥事實裏。拳理拳論和武林掌故不具有證據資格。
  大家眼見的事實是,只練內功的人,一碰到外功強勁的人,就傻眼打哆嗦。
  不願再上當的人們,統計一下練內與練外的勝負比例,當會獲得啟發,內與外每碰撞一次,你在本子上劃一道,統計它一百次,看練內與練外之間,到底誰勝出的次數多。
  其實,你即使沒做統計,只憑印象也能搞明白,是自己都沒練出功夫的內功理論家忽悠人,還是大練外功的格鬥派在拉你下泥坑?反正,理論家和格鬥派,必有一個是坑害人的,讓你練了不能打。

  八極拳是內家、還是外家?
  
  年輕那會兒聽老輩人說拳,沒聽誰提到八極拳是內家還是外家。不光是練八極的,連外人也不在意八極拳屬於什麼“家”。在老輩人眼裏,拳術就兩種,一種是能打人的,一種是不能打人的,至於內家、外家,他們甚至沒聽說過這倆詞兒,時至如今,還有很多老人不明白“內家、外家”什麼意思。
  二十多年前剛有武術雜誌那會兒,有文化人寫文章說“八極拳是內外兼修”,這話還說得過去,八極拳有內功又有外功,可不就是內外兼修?
  把八極拳往內家拳上掛靠是後來的事,不過,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多,不成風氣。倒是現如今的小青年,幾個人湊一堆侃拳,這個說:“哎,我們形意是內家拳,你們八極呢?歸內家、外家?”被問的人立馬接話:“我們八極也是內家。”
  這一問一答透出了問題,好象內家拳檔次高,身在內家門裏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外家拳呢?不言而喻是低檔次,矮人三分,從而使不幸沾上有外家之嫌的八極門徒們,像對員警表白自己“不在現場”一樣急著遠離外家,奔高檔次的內家拳裏擠。
  其實,內家高、外家低這事,根本不存在,是某些人拿嘴給硬分出來的。武術就是武術,分門派,不分內家、外家。
  把武術分出內、外兩家,最早是清朝初年黃宗羲、黃百家爺倆搞的。黃宗羲是大文豪,沒有證據表明他懂武功。他兒子黃百家好象懂一些,但有多麼懂也說不上,沒有可信的證據。如果說,武林幹過什麼沒檔次的事,拿黃家爺倆的話當真該算一樁,以懸而未決的話為依據,換到學術界就叫可笑,沒品。
  這件沒品的事,經後世武林文化人的發揮,搞出一件由哲學和宗教碎片連綴成的“理論長袍”,同時在訓練上,放棄了對“肌肉、疾速、剛猛、有限、實在”的追求,一心沉湎於虛無縹緲的“氣意、舒緩、柔軟、無限、神秘”。
  但拳術的檔次,不能由理論和非對抗的訓練說了算,武術是搏擊術,哪種拳術檔次高,得看實戰結果。太極拳在理論上登峰造極了,實戰能力呢?吳公儀和陳克夫的那場對決最說明問題,拳論上描繪的那番如花美妙,到對抗中蹤影不見。吳公儀還是吳鑒泉的大公子和吳式太極拳的代表拳家呢,連他都打不出太極拳的內家氣韻,太極拳的普遍實戰能力可想而知了——別跟我提楊露蟬誰誰的,他們的功夫什麼樣,大家沒見過、也沒留下實戰錄像,一切都是人嘴說的。
  有人說:拳無好壞。這話放在百十年前可能有道理,如今未必,拳是由訓練方法支撐起來的,當有效的方法普遍丟失,再找不出幾個人會練的人,好拳也就變成了壞拳。
  八極拳(形意、少林、八卦等)就走到了好拳變壞拳的臨界點,當此尷尬之際,一些人不是尋求重生,反在那連篇累牘地唱讚歌,好象我們的拳術根本沒出問題,形勢一片大好著;好象我們的拳術是拳論和掌故裏描繪的那麼美好,天下第一厲害,一百個人練了九十個能成高手。都眼瞎了嗎?看不見越來越多的人練了不能打?就這半死不活的樣兒,還忙著把八極拳往內家裏擠,有什麼實際意義?沒別的事幹了盡玩虛的。說拳得說實在話,別腳不沾地兒踩著雲彩跑,你說的東西得自己能練、徒弟能練,整天拿掌故、拳論大言惑眾,你老師練出來了是怎麼著?
  要證明八極拳像文字說的那麼好,你就去把自己練到文字描繪的那個高度。要證明八極拳的方法好,你就去把學生教得普遍能打。自己能打,學生普遍能打,你就給八極拳爭了光。反之,自己出門挨揍,學生見拳頭就打哆嗦,能說是給八極拳露了臉嗎?想誇你兩句也難啊。
  我最佩服趙道新,趙道新是形意八卦出身,他卻反感人們把形意拳劃到內家拳,他在《關於兩大武術體系的對話》中說:“‘以搏人為主’的形意拳為什麼屬於‘內家’呢?”——其不以內家沾沾自喜的心態袒露無遺。
  趙道新不以形意的內家身份而喜,我也不以八極的外家身份而黯然神傷。別說武術沒有內、外家之分,縱使有,縱使八極拳真就是外家拳,我也不覺得矮人三分,外家就外家,怎麼啦?向內家拳靠近?我沒那麼輕賤不自信。
  
  對比八極拳和所謂的內家拳
  
  八極拳就是“以搏人為主”的剛猛拳,把八極拳與所謂的內家拳放一塊比較,我們簡單地劃拉劃拉,就能把二者的不同歸整出一大堆來,比如:
  內家拳的特徵
  (1) 玩命往易理、道、禪上貼
  (2) 拳論多,文字玄虛模糊感性晦澀
  (3)不怎麼提肌肉的極限收縮
  (4)強調意念支配下的松、柔、緩、靜
  (5)突出站樁的基礎和主幹作用
  (6)訓練方法離奇、玄虛
  (7)練內功、內氣
  (8)宣揚“通神的功效”
  (9)視技擊為“小道”、“末技”
  八極拳的特徵
  (1)也附會幾句“兩儀四象”但不多
  (2)拳論少,文字平實但指導意義有限
  (3)重視肌肉的極限收縮
  (4)追求爆發(放鬆也為了爆發)
  (5)不重視站樁
  (6)練法樸實但失之套路訓練多
  (7)內外兼修但普遍外功訓練不夠
  (8)不追求功力的無限性
  (9)以追求技擊為最高目標
  大家都知道,八極拳沒有什麼拳理,即便在編《吳氏八極拳武術秘訣之譜》時塞進幾句“無極動則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量也不大,總共沒超過一百個字。這幾句話在拳譜裏出現的很突兀,明顯帶有牽強附會的痕跡,給人的感覺像是怕別人說八極拳土而生搬硬套上去的。也因為這幾十個字的拳理過於不著邊際,後輩人很少拿它們當回事,鮮見有人對這幾句話大搞理論演繹——此乃好事,說明八極門人還有基本的羞恥心,不好意思胡謅濫侃。
  至於內家拳的拳理,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一律是熱衷文字推演,好象沒有它說不通的道理。
  說來,探討拳理不屬於武術家的工作,研究武術的運動生理機制什麼的,是體育大學科研機構的課題。把武林挪到運動領域,武術家不過是運動員,帶徒弟的是教練員。這麼講大家就明白了,踢球的你就只管踢好球,當教練的你就只負責教出人才、帶出成績,至於運動的生理機制等學問,你瞭解一些當然好,不瞭解也沒什麼,千萬要注意的是,搞科研不是你份內的事,你沒那學問,頂多讀幾本人家寫的書,如果你想摻合拳理研究,有一句話:武術家不過是一研究活體,是供科研人員搞實驗分析用的兔子。想摻合科研的人,記住,你就是只兔子。
  這話不中聽,可是,聯想一下咱某些武術家幹的事,什麼論證練氣比練肌肉高明,什麼闡述站樁比動態訓練跟更利於開發人體潛能,還有什麼把人體的筋和肌肉分開來練,提出練筋不練肌肉等等,不勝枚舉。大家細想想,上述這些課題,是咱練武術的那點墨水能研究的嗎?練氣,這是多麼深的科研難題,武術說的“氣”是否存在還沒得到證實呢,你就敢說練氣比練肌肉高明,膽太大了吧,明擺著是把天下練武術的當傻子一樣糊弄(‘氣感’不是‘氣’,氣感只是人體感覺,而氣,是一種存在或不存在的東西)。還有“站樁先進論”,其實國外有研究意念對運動潛能開發問題的,但不是咱這種搞法,咱們這種由個體體感建立起來的系統,太感性、太模糊,還只停留在“提出問題”的階段,很初級。至於練筋不練肌肉之說,它論證上的無知,就不說了,其實大家實驗一回就明白,你只要是人,你就沒辦法把筋和肌肉分開來練,筋動肌肉不動,是拍腦門的一廂情願而已。
  所以說,八極拳沒有拳理是好事,省得有人亂發揮把大家繞蒙了。沒有拳理可以向運動科學借,運動科學總是務實和踏踏實實的,在運動科學指導下的訓練不會讓你練了不能打。其實,八極拳本來就順應運動科學,像傳統的訓練項目:踢樹樁、打沙袋、躥高蹦遠、鐵牛耕地、戳豆子、抓罎子等等外功,跟眼裏只有運動科學的西方搏擊訓練有什麼本質區別?我師爺吳秀峰也說:“八極拳裏有力學、有杠杆。”作為八極拳的一代格鬥大師,老爺子沒像趙道新那樣寫下他的心得體會是件無比遺憾的事,但反過來,他沒把八極拳往天上吹,未嘗不是幸事。
  因為內家拳多貼玄學、哲學、宗教標籤,而八極拳與運動科學步調一致,所以從根子上論,兩家拜的不是一座神,歸不到一堆兒去。
  內家拳不提倡踢樁打袋等外功,王薌齋甚至說:“切莫學拍打。”八極拳既拍又打,怎麼能跟內家拳是一家?不是一家倒好,否則,八極拳也變成“理論拳”了。
  八極拳有個著名的“兩儀樁”,據我所知,吳秀峰認為此樁可練可不練,吳秀峰在津的幾位能打的徒弟,沒有誰的功夫是受惠於“兩儀樁”。根據我個人的體會,“兩儀樁”能增強腿勁及大腿肌肉的耐力,對“與人相撞”時的平衡有一些好處——其他情況下的平衡作用不大,格鬥需要動態下的平衡,不是靜平衡。尤其要強調的是,“兩儀樁”不出神奇的內功。總的來說,拿“兩儀樁”來提高格鬥素質,是一種“高投入低產出”的低效訓練,跟踢樁打袋、躥高蹦遠的效果沒法比。

  “天下武術一大抄”
  
  老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我把這話套用到武術上,曰:“天下武術一大抄”。
  天下的武術大體相似,譬如經常有練形意、大成、八卦、彈腿、軌跡、散打等等的朋友來我這裏和我的學生玩對抗,他們動手的情形,就應了上面那句“天下武術一大抄”。
  形意、大成、八卦、彈腿、軌跡等都有很多拳法、技法,問題是一旦投入對抗,什麼劈崩鑽炮橫、龍虎熊豹形,什麼三角步、弧形步、這步那步,全不見蹤影。有蹤影能看到的,是拳頭的直搗橫掄,抬腳的掃踢側踹,跟散打差不多,也跟拳擊大同小異(指手上動作)。
  這些練著不同拳種的人,練的時間都不短了,少則一、兩年,多則十幾年。無奈一打起來,都打成了一種拳,使不出平時練的東西。
  也許有人說:高手才會打出拳術風格。
  真是這樣嗎?我先不論“拳術是專供高手練的、還是該為大多數愛好者服務”,我就專論高手。進入武林二十五年來,我見識過很多能打的人,練八極、形意、少林的都有,不過動起手來,這些高手與高手之間,也跟非高手之間的打鬥一樣,表現出大體相似的姿態和勁力。遠不象大家在練套路和單操時那麼姿態各異、風格獨特,大家即使尚未打成“像一個模子倒出來的”,也有些親哥倆的意思,區別多一點的也疑似堂兄弟、姑表親,眉眼依稀相象。
  為什麼練著不同拳術的高手們會打出相似的動作?原因在,能打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不管哪一家拳術,能使的就那幾下子。這“幾下子”不但任何一家拳術裏都有,而且姿態大體近似。
  這幾下姿態相近的動作,以拳的動作為例,不外水準直擊、斜線鑽打、弧線橫掄和揮臂立劈等。水準直擊型拳法在傳統武術中就是八極拳的撐捶、形意的崩拳、大成的崩拳和炮拳,同時它又是拳擊、散打、泰拳和截拳道裏的直拳;斜線鑽打型拳法也如此,在八極拳裏它叫通天炮,形意、大成管它叫鑽拳,拳擊謂之勾拳。弧線橫掄和立劈也如此,不一一贅述了。
  儘管各家各派有著繁複多姿令人眼花繚亂的拳式,但一般不會少了直、勾、擺和立劈這幾個普通至簡的動作。對格鬥有心得的人,恰恰多愛選擇這幾個動作,大家在長年的對抗體驗中終於省悟:平平常常才是真,簡單的就是最好的。而多姿多彩的似錦繁花,是銀樣蠟槍頭,好看不中用。從選擇拳術姿態的角度說,練武術格鬥又是一個洗盡鉛華、回歸質樸的過程。
  當你質樸了,你打出的八極拳跟形意、跟少林、大成還有散打、截拳道,也就姿態難分了(不計個性風格)。當你貼身打出八極拳的拗步撐捶,別人會以為你是練形意、大成(像崩拳)的,而當你在中距離發這一拳,又會給人以你是練少林或截拳道的感覺(類似直沖拳、直拳)。
  玩形意的姜容樵前輩就說:八極拳和形意拳“尤為相似”。這話沒錯,用到實鬥中的八極拳和形意拳,絕沒有八極“小架”和形意“五行拳”那麼大的區別,而是眉眼“尤為相似”。
  因為各家拳術大體相似,所以我經常跟一些小青年說:“別管是什麼拳,你只要練出來了(指擅長格鬥了),別的拳你也就明白了,一通百通。”我還愛說的另一句話是:“你把一家拳術練明白了,很能打了,練別的拳,一年就能練成這一門的高手。”
  令人遺憾的是,人們的視線總愛盯在各家拳術的不同上——這話題不是不能談,問題是,人們的切入點往往選在拳術的“演練形態”上,而不是從“格鬥形態”進入話題。無意中忽略了“演練的”武術和“打鬥的”武術之間的區別。
  
  “拳法標準”—— 在格鬥、不在演練
  
  很多愛好者由於把拳術的“演練形態”當作某種拳術的風格,於是出現如下的困惑,譬如一些小青年在看了我的學生和人對抗後,面露疑惑地問我:“你教的這是八極拳嗎?”
  我明白他們的意思,因為我學生發出的撐捶和存在於八極“小架”、“金剛八式”中的撐捶不一樣,具體說來,(1)演練中的撐捶發整力,打完胳膊伸直不動、不縮回來,定格在馬步上;我學生用在格鬥中的撐捶,不發整力(指第一拳),胳膊打出去又縮回來,步型也不是馬步,是四六步或三七步,最主要的是不定格。(2)演練中的撐捶,後腳上“一步半”,用所謂的“闖步”,把後腳“闖”成前腳發拳;我學生的格鬥撐捶不然,用滑呲步(也稱陸地行舟)發前手撐捶,這一拳一般為刺拳,然後快速接後手的拗步撐捶(類似崩拳或截拳道的後手直拳)——接前手刺拳的第二下撐捶,也可以把後腳竄到前面發拳,但使用的不是“闖步”,而是“三角步”,並且輔以身形和步法的閃滑。(3)演練中的撐捶,是打一拳一停頓,即一步拳;我學生的格鬥撐捶,永遠處於與其他拳式、腿法的銜接中,除非某些特殊情形,一步拳在我眼裏視為“戰術上的弱智”。(4)演練中的撐捶講究擺拳架,它打完撐捶後,不但不連接二次打擊,而且毫無警戒意識,伸胳膊蹲馬步定在那,擺出拳架玩造型,好象在等人給他拍照;格鬥中的撐捶,不擺造型似的拳架,不擺造型不等於不重視拳架,因為要想連接二次打擊,必須有一個平衡性和協調性都非常好的身架,即便無法接續第二下,身架也不能丟掉防禦狀態(包括防禦意識)。
  很明顯,這兩種撐捶——格鬥中的撐捶與演練中的撐捶,比狼狗和京巴狗之間的區別都要大,它們除了都是直擊型拳法這一共同點之外,其他沒有一處相同。
  我想問的是,這兩種撐捶,哪一種才算八極拳的撐捶?或者說,八極拳的撐捶,是格鬥形態說了算、還是由演練形態來拍板?
  這個問題我不想含糊,我相信大家也想問出個子卯來。
  如果有人認為,八極拳的撐捶應該以演練形態為尺規,凡跟“演練撐捶”有一點走板的都算錯,那好,你把“上一步半、只發猛力一拳然後定格在馬步”的撐捶給我使一回,我說的是實戰或戴拳套的對抗,拆招說手不算。你要是能打了人——還別說那人身手淩厲,就是我手下練了兩年的學生吧,你若是一撐捶能把人撂那,我率眾給你磕頭拜師。
  還有一種更科學的檢測法,找一百個練了幾年八極拳的愛好者,挨個拿對抗測試他們,看他們在對抗中能打人的撐捶,有幾個是跟“演練撐捶”一樣的。雖然科學地講,有50%以上的人能有效對抗才可給“演練撐捶”打60分。但我們把及格線降低,降到1%,即一百個人裏能出一位能打人的就算及格——怎麼樣?標準定得夠低,不刁難人吧?
  讓我來預測,這一百個人裏,一個能用“演練撐捶”打人的人都不會有——假若我的預測不幸成真,希望大家不要過於悲哀,能有正視事實的心態就好。
  其實,不需要測試我們也一樣能否定拳法的“演練形態”,因為不光八極拳、所有的門派不都名之曰:“我們的拳是打人拳”嗎?既然武術是用來格鬥的,那麼武術中的拳法標準,當然要定在拳法的格鬥形態上——除非你認為武術不是用來格鬥的。
  因此說,不光撐捶,不光八極拳,所有的門派,拳法練得對不對,標準握在實戰手裏,實戰中的崩拳形態,就是形意、大成的崩拳樣板。訓練中的演練形態什麼時候與實戰形態同一了,它什麼時候算練對了——也就是我以前嘮叨過的話:訓練圍著實戰轉。如果有人搞不清什麼叫訓練形態與實戰形態的同一,你就看拳擊,拳擊手在比賽中打出的直、勾、擺,跟平時練時的形態一個樣。當然,即使練、打同一了,單人獨練時由於沒有干擾,做得還是比實戰運用更順暢、合理。
  
  以“格鬥形態”來為拳術分派
  
  很多人所以不自覺地由拳術的演練形態來評判拳術風格,是因為大家已看不到對抗,身為武術第一重要的訓練——“對抗”,已經從大多數的傳統武術中消失不見了。天長日久,再加上拳術文字的氾濫,人們便誤以為:“文字描述 + 演練形態”的武術 =“技擊的”武術。
  這種概念上的混淆,後果是可怕的,當人們沉溺於文字的美妙和演練的良好感覺時,就會漠視“技術的打鬥訓練”(即對抗),以為在拳論指導下的糾正演練細節就是練武術技擊,結果走向實戰中的不堪一擊。
  此外,忽視武術的“格鬥形態”,也給高唱“拳分內、外家”的人以瞞天過海的空子,為什麼這麼說?比如形意、大成、八卦、太極這些所謂的內家拳,在單人獨練的演練形態中,確實可以表現出理論上的內家味道。無奈,此演練的內家大餐,一旦投入打鬥便走味,不但內家神韻全無,跟八極、少林、散打、拳擊這些所謂的外家也差不到哪去——八極拳的肘特殊一點,不過,假如形意、大成也使肘,相信它們的肘也會跟八極肘走到近若血親的程度。
  如果有誰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也好辦,去實鬥一下子,事實會告訴你,文字拳和演練拳一旦投入實戰,其美妙和神秘立刻會像泡沫一般灰飛煙滅。你最好放下雜誌就去試,看我是否糊弄了你。
  倘若大家還承認武術該是格鬥拳,不該走向文字拳和演練拳,那麼我們就理應由實戰狀態給拳術分門分派。
  姜容樵的師弟趙道新也是這個意思,他說:“拳術類型的分割應該是‘打’出來的,而不是‘練’出來或‘編’出來的。”
  拳術的分類一旦交由格鬥來劃分,各家在文字和演練中的所謂風格,很快會像我前面說的那樣灰飛煙滅、蹤影皆無。這一現象,在早期的散打比賽中尤其明顯,四十歲以上的人恐怕還記得,二十幾年前,剛興起散打時,最初的本意是為了恢復傳統的武術散手(也就是傳統武術技擊),當時參賽的拳手,也多來自傳統武術門裏(只有極少的人是練拳擊或摔跤的),拳手們練的拳也都五花八門,不過上場一打起來卻打出來另一番光景,什麼八極、少林、形意、戳腳、通備、八卦,手上動作都快打成了拳擊,而且精通拳擊的人更容易取勝。既然傳統武術一打就打成拳擊,既然拳擊更適合散打,於是很自然地,大家紛紛轉向拳擊學習手上技術。
  散打的這種手上動作趨向同一的現象,說明在相同的規則下不會產生太多的門派,一些風格獨特但實用效果不好的動作,會逐漸被人放棄,因為沒有人願意挨打失敗。由這一規律我們可以做一假設——假設有一種武術比賽,不戴拳套,允許使用任何技擊動作攻擊任何部位(包括戳眼打襠),我認為,打不了幾年,拳手們使用的拳法照樣會像散打那樣,逐漸集中到幾個最具實效的動作上,從而將天下武術打成一種拳。
  我們的武術所以有無數門派、無數風格獨特的動作,究其原因,一是不去格鬥,二是格鬥多發生在正當防衛、街頭打架和非高水準的比武試技中,因為對方能力差,一些跟高手對抗無效的動作,也會因對方不知如何防禦而得手。
  現在武林有不少人熱衷研究拳擊散打,經常跟練拳擊散打的人搞對抗,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它能幫助我們認識演練拳法的不切實際,把所謂拳術風格的虛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逼著我們從格鬥狀態來重新給拳術定位。

  說手中的發力≠實戰發力
  
  有一個小夥子,他剛到我這來那會兒曾跟我說:“某某拳的力練出來是很厲害的。”他這話把我逗樂了,我甩給他一句:“天下哪一家拳術的力,練出來都厲害。”
  從理論上說,天下沒有發力不厲害的拳術,譬如大成拳以發力沉猛吸引人眼球,八極拳被日本人松田隆智誇為發力最霸道的中國拳術,等等。
  不過,大家常常忽略一個問題,就是:這很厲害的發力,是指對抗中的發力呢?還是指非對抗中的發力?換句話說,在說手示範中那“咣咣”發得很猛的力,一旦到了實戰對抗,是不是力道不減?還那麼厲害?
  我這人愛鑽牛角尖,誰跟我談發力我都要追問這個問題,去年寧秋離來北方教拳,我們倆見面時,當老寧提到某某人一拳把人從地下打到床上,我問:“他們倆是對抗嗎?”老寧說:“不是,是說手。”
  我和老寧都認為,說手就是說手,說手不是對抗,假打的說手和真打的格鬥有天壤之別。而歹徒無賴是不跟我們說手的。
  如果大家還承認練武術是為了真打,那麼,我們就有理由說,有價值的發力必須是能在真打中發出的力,而假打(說手拆招)中的發力,不管它力道多麼沉猛,只要不能使用,就沒有意義。
  八極拳有一個“十字力”,在用到“撐捶”和“頂肘”演練時,能發出很爆很整的力,加上震腳跺地,在不懂武術為何物的觀者看來,著實有些嚇人、讓人一激靈。不過呢,這種“演練狀態”下的發力,一旦用到實戰,立馬大打折扣,全沒了演練時的威風。所以有人嘲笑八極拳是:“八極嚇死人”(指看著嚇人、不能打)。
  八極拳如此,別的拳也好不到哪去。我一位練形意和大成的朋友前些時候跟我說:“發整勁是不對的,整勁就是拙勁。”肯定有人不同意我朋友的意見,這樣的人整勁也許練得不錯,可我告訴你,我朋友的整勁同樣練得很好,他批評整勁,是從實戰角度說的,用整勁打人其笨無比,速度慢。
  如果發力只是為了給人看的,我們當然沒有必要指責“演練發力”。因為人家不想去格鬥嘛。
  如果發力是要用來格鬥的,我們就不能回避“你練的這個力能不能打人”這樣的問題。
  “說手發力”≠“真打發力”——愛示範“空發力”的人,完事應該綴上這麼一句,好讓人心明眼亮。當然,你要是本來就糊塗,或者故意把愛好者往糊弄裏整,那就另說。
  
  脫離對抗的發力,會走向自我吹噓
  
  在發力問題上,武林走了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極其熱衷發整力。在武林,發力,是被各家各派放在頭頂的重中之重,別的東西可以不談,發力不能不談;技法步法可以不吹,發力不能不吹,而且開口都是發整力(或內勁),這其中又以“流行的老拳”吹得最邪乎,從哲學、宗教上找賣點,把發力往雲裏霧裏吹。
  另一個極端是:被大家以無限熱情吹噓的整力,在實戰中普遍打不出來。
  這就很不正常了。既然大家都說自家的發力好,甚至天下第一,你應該在實際對抗中打出來?為什麼一打就變成泡沫呢?既然打不出來,它又怎麼能叫好呢?該叫不好才對。
  這兩個一矛一盾式的尖銳對立現象,應該說是一戳一個窟窿,根本禁不起推敲。遺憾的是,很多練了十年沒學會動手的人,他們仍然躺在夢裏不願意醒來。
  因為不去琢磨,那第一個極端現象就造成很多惡果。惡果之一是,看不起拳擊散打泰國拳之類的外國拳和非傳統拳。而這看不起,頭一項是看不起人家的發力,覺得那些拳發的都是局部力,檔次低,跟武術沒法比。武術的整體力才叫高明、高級。
  這種看不起就叫沒道理,因為你是拿武術“拳論、掌故、空發、說手”的發力,在跟人家的“實戰發力”對比。這樣的比較不對等、不公平,你貶低人家時手指著拳台實戰,抬高自己時你搬出來“拳論掌故空發說手”,你也太不講理了,要比較就應該兩邊都是實戰狀態,比各自的實戰發力。公平的對比,才能比出真結果,比出真高低。
  有人說:我們比較非實戰下的發力行不行?但是,這樣的比較有意義嗎?武術發力是為了實戰的,只有實戰中的發力才叫發力,其他都是表演——拳論、掌故中的發力比表演更虛無縹緲,更不算數。
  我們甚至可以說,就因為脫離實戰對抗,武林才神吹發力,標榜武術發力比拳擊散打高級(即產生第一個極端現象);也同樣是因為不對抗,被吹得天下第一高級的武術發力,才普遍打不出來(即產生第二個極端現象)。
  如果大家不信,去找武林朋友試試手,打打對抗,打的越多你越心明眼亮,看跟你對抗的那三十人、八十人,有誰能打出“拳論、掌故、空發、說手”裏的整力神力。我相信,你一個也碰不到。
  你可能會發現,獨自練出來的整力,最怕在對抗中練出來的局部力(除非兩個人體重相差懸殊)。
  你可能會不由地想:局部力很好使啊,局部力也能一拳打垮人啊,局部力不像賣膏藥的騙子貶低得那麼一錢不值啊。
  你這麼想就對了,離出功夫就不遠了。
  
  擅長格鬥的人不貶低局部力
  
  與癡迷整力的人相反,擅長格鬥的人對發力是另一種態度。
  第一:擅長格鬥的人不像整力癡迷者那樣,你一提整力他就來情緒,嘴裏滔滔不絕背拳書、講故事。擅長格鬥的人不這樣。擅長格鬥的人,都對發力有一個理性的態度,他們雖然也思考整力的問題,但決不會像信徒那樣盲目地崇拜,尤其是你要是讓他們把整力放到至高無上、惟此惟大的高度,他們絕對不幹。
  第二:擅長格鬥的人在不崇拜整力的同時,還不貶低局部力。在對待局部力的態度上,他們同樣與整力癡迷者有著鮮明的反差,譬如,整力癡迷者一聽到“局部力”仨字,就會撇著大嘴,滿臉地瞧不起。擅長格鬥的人不然,他們很看重局部力,他們從不會認為局部力比整力檔次低。
  為什麼會有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呢?原因在於,他們看待發力的角度不一樣。擅長格鬥的人是從實戰使用的角度看待發力,整力癡迷者則是從“空發說手拳論掌故”的角度看待發力。
  從實戰的角度看發力,你就會以實戰為標準,不管那力是整力還是局部力,也不管那力在理論上是最合理的還是不甚完美的,你都會把它們放在同一個平臺(也即實戰)來審視。能夠在實戰中施展的發力,是好的、對的,留下來。不能用於實戰的發力,則是不好的、錯的,該刪除或修改。把這個意思進一步解釋就是:不能在實戰中使用的發力,哪怕它在理論上再合理再完美,它也是錯誤的發力;而能夠在實戰中使用的發力,哪怕在理論上再不甚完美,它也是正確的。當發力的實戰與發力的理論出現不協調時,該放棄的是理論的發力,而不是實戰的發力——這一點做的最好的是拳擊散打泰國拳等。
  從“空發說手拳論掌故”的角度看待發力,很自然地,你會視“空發說手拳論掌故”為最高標準,這個做法也可以叫“以理論為標準”。這樣的人不像搞實戰的人,肯於把局部力和整力放在平等的水平線上來審視,這樣的人不然,他們在實戰之前,先就把局部力否定掉了。他們的做法也不難理解,審視既然是以理論為標準的,當然就無須實戰了,只在理論文字上對比一下就完。如此來,那個在理論上遠不如整力完美的局部力自然厄運難逃。
  比較奇怪的是,堅持“以理論為標準”的人,往往不承認理論與實戰之間會出現矛盾(事實是,理論永遠與實戰有矛盾),每當“在理論上無比合理的整力”被局部力打得慘不忍睹時,他們就以:“我功夫沒練到”來遮羞,他們的老師也用“你功夫還欠火候”來解釋實戰的失敗。
  因為膜拜理論和說手,整力癡迷者放棄了對抗訓練,日復一日地重複“從理論到空練、再理論再空練”的程式——流行的老拳不都是這麼練的嗎?
  因為奉行實戰永遠是對的,擅長格鬥的人走的是“實戰監督理論、實戰修正理論、實戰昇華理論”的路子——幾百年、上千年前的中國拳術及拳擊散打泰國拳都是這麼練的。

  不同的“發力觀”,不用說,會影響到具體的訓練,由此產生截然相反的兩種訓練方法——這首當其衝,造成了不同的發力技術,因為發力總是要借助某種技術動作來發的(限於篇幅,這個問題下次再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