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的差異性



【武術的差異性】
記得剛加入社團,練習武術的樁步時,同樣是馬步弓槌的動作,有時會有學長來調整這後手要高一點,突然又有會有另一位學長姐來調整同一個部位要低一點、要後一點。到底是哪一個對,這其實對一個初學者是一件很困擾的事情。
練習拳套時,也可能發現同一個招式學長、教練、老師所做的動作都不一樣。這時到底要遵循誰的,就會產生很大的疑慮。
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傳承的不同、觀點的不同、各人身體的不同、還有經歷的階段不同所產生的。只要你能用以下角度去看,基本上沒有甚麼不對:
1.是不是違背生理。
2.攻防意識要明確,要能夠用。
3.動作要能夠發的出勁道

【拳理怎麼看】
在練習中國武術的過程,常常會聽到一些口訣或原則,例如:「涵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相照」、「收尾閭」。這些原則朗朗上口而且經常被提醒,所以也很容易被認為是不變的「鐵則」。例如「涵胸拔背」是指蓄勁時胸背的生理狀態,如果連發勁都是這樣要求,那力量一定無法通暢。又如「三尖相照」,通常是為了整勁及結構,但是,你一定會發現有某些動作是沒有三尖照的,這答案你可以自己追尋。
所以拳理經常不是鐵則,反而像是「永字八法」。武術的終點是「用」,以「使用」來看這些原則,就比較不容易誤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