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的情結】
『氣』在中國文化裡,是一個固有的文化,是一個常掛在嘴上,卻又常說不清的『詞』。很多練武的人認為,不練氣好像是不懂練武術一樣。殊不知練了氣,到底是對拳術的幫助在哪裡?
而氣在不同場合常有不同的面相:
*氣是中醫學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在中藥學中,指含有揮發性物質的藥物的特殊氣味。
*莊子將之定義為氣所包含的矛盾對立要素,「陰陽,氣之大者也」。
*有時後氣是指人的氣質表現,如氣質高雅、脾氣暴躁。
*已故的清華大學物理碩士王唯工先生認為氣是一種振幅,算是近代最有科學根據的論述。
而在武術上,常說到的氣有:
*呼吸氣法:例如『哼、哈、咿、呀』或『丹田氣』。
*內氣:內氣在經絡中按一定方式運行,會對經絡本身、相應的臟器以及身體的整體產生調理、鞏固、增強的作用。例如萇式武技全書『俯式為陰勢,卻是入陽氣,益督脈,領諸陽經之氣,盡歸於上之前也;仰式為陽式,卻是入陰氣,益任脈,領諸陰經之氣,盡歸於上之後也。』
*也有人認為動作做不到位,是因為氣不通的關係,如陳氏太極拳家潘詠周先生在描述陳發科先生教拳的經過。
綜上所述,是不是覺得愈看愈看不清了!
氣作為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沒有了氣就等於失去生命,曾看過往生的親人吧,已過世和在世的前後差別,看上去就是不同。所以身體健康,打拳自然就有力,而不是你練了氣,你的勁也跟著變大。那拳擊手不曾練氣,勁道不也大的嚇人呀。
也有人說練氣不練力,那是不是練肌力就不算練氣呢?在王唯工科學脈診fb裡就有科學的論證,練肌力確實對某些經脈的氣也是有提升的作用。
站在固有文化的立場,我認為,人本來就有『氣』。但就練武術而言,不要迷信於氣,而誤把它的作用無限上綱。練武術的人應該回歸到均衡的中道,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動作上,動作和順不違背生理,自然身體健康,發勁就有力。
當然,如果你是在修道,那就另當別論。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參考看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