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武術?

 

【原住民武術?】

台灣的武術源流,幾乎都和大陸有關係,大抵上可分為:

1.明朝以前 2.明鄭以後乃至清朝 3.日據時期 4.民國時期

 喜好武術的我,自然也好奇台灣是否有土生土長的原住民武術

從「台灣武術四百年法展史」一書中可得結論:「原住民武器主要有刀、槍、矛、弓箭。並未發現有拳法,推測即使有也是簡單的實用搏鬥技術,並未形成武術體系。」也就是說,並沒有形成所謂像中國傳統武術一樣的流派。

 不過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倒是發現一些有趣的史實,原住民因狩獵的關係,善跑,而且曾經出現過跑得比馬還快的人物「飛番」!

清高拱幹「台灣府志」載:「男女經十四、五歲時,編籐圍腰,束之使小,故射飛逐走,疾於奔馬。」

清周鐘瑄「諸羅縣志」載:「年十三、四編藤或蔑,圍腹及腰,束之使小,謂之箍肚,便馳騁也。」

 所以,原住民善跑是用藤或蔑編織成帶,束住腰腹練習奔跑而成。

而飛番程天與的典故更是為人津津樂道:

成功大學「西拉雅族人的遷徙與定著載」:「擅跑步的代表人物為程天與、程國泰父子。相傳2人疾步如飛,快過奔馬,福建浙江總督覺羅滿保在康熙5658年分別上折〈奏進臺灣善跑番仔折〉、〈奏進貢臺灣蕃子及土產 折〉,因而促成程天與父子到皇帝御前與馬匹競走,結果是父子2人快過馬匹,大受皇帝讚賞。後傳父子2人共朝覲天子3次,故後人將「父子面君三次」的殊榮刻在墓碑上,以垂後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