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武術和傳統武術

 【競技武術和傳統武術】

在教初學者對戰架式時,忽然想起,我原來採用的是守三尖的警戒式,但為何現在竟變成中線略為打開的警戒式了?

向來我是堅持攻、守都要堅持三尖的!在開始帶拳套對練後,發現因拳套的關係,我看不到對方起低腿,所以才慢慢將雙手打開,變得像比賽的格鬥選手所採用的架式靠近。這是「對練的環境、護具、規則」影響,改變使用的技術,這改變也會改變對戰者攻擊你的方式。

 對兩腳的站姿間距也是,在規則不踢陰部的情況下,兩腳的間距加大,可以增大底面積,減少被鞭腿踢倒的風險。可是卻是不利於街頭打架,別人踢襠的狀況。

在帶拳擊手套的情況下,大部分的攻擊都朝頭部去,力求一拳ko,更極致的閃躲也因應而生。如果改打軀幹不打頭,對方可能反而閃不了了,可是帶拳套擊打身體的效果,跟裸拳卻無法相提並論。

 擂台上常見的彼此換拳,在街頭打架如果也這樣做,風險就會升高,一來對方量級可能比你大,二來不知對方是否有利器。

競技武術經常以跳步來保持機動性,可傳統武術較少如此,因為傳武本就從生活化演進而來,試想兩人在農田打架,在泥濘的地方,或礫石多的地方,跳步恐是不易。

 江湖鬥爭鮮少是不用武器的,像古時職業鏢師,面對盜匪搶奪,難道會以赤手空拳來應對?所以,是空手實用還是有武器實用?傳統武術鮮少不練兵器的,而競技武術經常是以該項為主要練習項目。

 上述或許不是很精確,但分別這些,並不是為了分別哪一種厲害,而是你站在哪裡、你追求的是甚麼,你要清楚你想要的,及你的能為在哪裡。

 #花蓮武術教學

#花蓮八極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