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門」劍法的傳承與發展(轉載)

「八極門」劍法的傳承與發展

原載於《力與美》雜誌第5期

文/中華民國八極拳協會教練葉啟立

民國以來,論劍的書籍多為套路練習,少有論及劍法,更何況是技擊用法。
今已有「武當劍法大要」(李芳辰口授、黃元秀編,民國二十年七月初版、商務印書館),
「昆吾劍」(姜容樵、尚武叢書第六種、民國十八年出版)等二書,書中皆有論劍的練法與用法。

●李芳辰與「昆吾劍」、「武當劍法」
在「昆吾劍」書中所述的昆吾劍與本門所練係同一套路,招式名稱大同小異,
據劉師雲樵說,此套劍路曾在華北流傳。該書中自序說:「學劍基礎為李芳辰﹝景林﹞先生所授。」
「武當劍法」編者黃元秀原序中則提及,因好擊刺,曾至日本學劍;
但在中國他旁搜博訪十餘年,卻未遇練劍專家,連論劍之書也無從覓取,失望甚極。
民國十八年李芳辰至南京主持中央國術館。他早已聽聞李先生劍術驚人,所以專誠敬謁學習;
才知中國劍術湛深精妙,不可言喻。

此書則由李芳辰口授,黃氏編寫,內容重練法,對練用法,
可說是中國首次有系統介紹劍術練法、技擊的書籍。
以上兩書皆與李芳辰有關,編者也都極為推崇李氏的劍術,
由此可推斷李氏劍術當為其時武術界共同推舉認同的名家。
又,在徐震「太極拳考信錄」書中「辨武當太極八卦歸一譜」文裡,
提及八卦、劍法傳承……
「第九代宋唯一,唯一初傳張驤伍先生,後傳李芳辰、蔣馨山兩先生,即近世盛行之武當劍法。」
徐氏考據認為,八卦、太極、武當劍是張驤伍、丁齊銳(專治八卦、太極者)等先生們所為,
在早期拳術並無所謂的太極、八卦名稱﹔劍術中亦無所謂武當劍法。
●神槍書文、張驤伍、丁齊銳與劉雲樵
姑不論其劍法名稱,李芳辰、張驤伍、丁齊銳等先生確實是民國初期傳承劍法重要人物。
民國二十二年,李師祖(神槍李書文,原受聘於劉師雲樵府中)受張驤伍先生禮聘而重回山東,
客居山東黃縣第五路軍總指揮部(張氏當時曾為華北勦匪司,大名府鎮守史),
劉師亦隨李師祖客居將軍府中學習武術。此時張氏又聘有八卦名師宮公寶田(劉師八卦拳老師)。
而李芳辰一度為河北、山東兩省督軍,原為張氏長官,兩人因同為早期武師兄弟,關係密切;
丁齊銳先生也常來訪將軍府。
劉師憶述說:
「當時年紀才二十歲左右,而張驤伍雖與我為八極門師兄弟,但年齡已過五十,
與老師們相差十來歲而已。
我也跟著張先生學習很多武術,如太極拳、刀、劍,可謂亦兄亦師。
他特喜玩劍,常與丁齊銳先生試劍,有時也拿我試試用法,對自己的劍術甚為滿意。
有一次被我李老師看到,張先生得意地問:『老師這劍如何?』李老師答﹕『沒有用』,
張先生不信服,與李老師一試,果然一劍就敗,甚至張先生脫手掉劍。
張先生驚訝不已,追問老師練的是什麼劍法?李老師笑說﹕『說無極劍好了!』
因張先生常把太極、武當掛在口邊,所以老師有意逗逗他。
張先生請老師改他劍法,老師指出其弊病,如腕力不足,發勁不夠,遂將其練的昆吾劍套路,
跳躍動作減少,改為發勁練法,以後即稱此為『昆吾劍二路』。
其劍法中十字訣單練法;原是一步一劍,原地出步收步,後改為上步發勁練法,
且在一步一劍熟練後,再練一步兩劍或三劍連用。
在對練上融入大槍法,更是巧妙無窮。張先生時常驚嘆誇讚:『李老師實在厲害』。」
●日本竹劍與中國木劍的一場實戰
劉師也在此時跟李師祖及張先生學習昆吾劍及劍法
。民國二十四年因事返鄉(河北滄縣),路過天津;
聽聞日本人太田德三郎(日本劍術四段)宣布要與天津武術界挑戰「劍術」,
當時天津為中國武術重鎮,名人輩出,如孫錫堃、金警鐘等,武術館多達一百餘家,
結果無人敢應邀比賽。
劉師不平挺身應戰;比賽地點選在中介地區——天津法國公園。
日本人使用日本竹劍,劉師用中國木劍,一出手即刺中太田德三郎胸部。
劉師回憶說:「日本劍(刀)或西洋劍,出步只有直線,速度很快,
但變化不大﹔而中國劍法,出步有左右中三門,側身斜行可避對手來劍,出手劍用直刺速度快。
所以太田德三郎一進步,我亦進步,劍直推,對手自己就撞上了。」
看似簡單容易,卻是無法言喻,除親身體驗在生死一線間那種情境。
這一戰驚煞多少武術前輩,更讓中國劍法的實用技擊得以驗證,表現出劍法雖重手法,
而其精髓巧妙卻在身法及步法的變化,但若非真正懂得劍,是無法理解劍術的真傳。
爾後劉師因抗戰走遍華北、華中,後又至台灣,
四、五十年間就從未再遇過「練好劍的」,一般人對兵器只是練套路,
提及用法都只是想當然耳,真正專家會用兵器已少之又少了。
劉師也因而一度懷疑自己練的拳術與兵器,怎麼與別人不同?
後來看到「手臂錄」知曉李師祖槍法高深,
於程沖斗的少林闡宗棍法知八極棍更為巧妙,
讀徐震先生文章及武當劍法、昆吾劍二書,更確定其所學劍法淵源深遠。
武、昆二書內容與張驤伍早期所練的相同,但無李師祖所變的練法及用法。
●東漢後,劍技已式微,誰能真傳劍法?
近年「武壇」弟子有幸承劉師教授劍術,逐漸了解中國「劍」不只是舞弄的器械,
更是講究高深技擊用法的短兵,而加追查其發展與傳承,沮喪地發現早在東漢後,
劍已在戰陣中式微,史料書籍論劍資料更幾無所載。
但清朝手臂錄的吳修齡提及漁陽老人用劍之神化,因漁陽老人感嘆此技不傳久已,
吳氏因而作劍訣及後劍訣二文,短短幾百字卻已描繪出劍法真傳的技巧,但真傳也不易傳。
民國初期李芳辰、張驤伍、丁齊銳等人的武當劍法中略見有真跡,
而後有李公書文去蕪存菁,導入新法,使劍法又露真跡;
劉師能承其絕學,六十年後武壇弟子重新學習整理出劍的練法及用法,以技擊比賽來推展,
希望將來能使劍術得以重生,在中國武術中在度展現其生命活力,
並能落實其器械的神奇妙用,而不再是傳說中的「神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