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發展要突出「武」的本質--摘錄自:從術至道 - 近代日本武術發展軌跡

說實在的,我不想當一個莽撞的武夫,不過練拳那麼久後,現在依然是個逞血氣之勇的武夫,原來我是缺少的是文武合一的思考!就像是學長在大槍推廣計畫裡面提的:
槍」因形制闔的恢弘特性,可由槍競賽體現趣味、技巧、可看性等競賽運動不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其化的、民族精神的、哲學思維的內涵經由這些內涵貫穿於整個的訓練過程後,習練者將受潛移默化可成位真正的、化的「(先秦道為武合、習武之終極)
..................................................................................................................................................
武術發展要突出「武」的本質--摘錄自:從術至道 - 近代日本武術發展軌跡
作者: 鄭旭旭 袁鎮瀾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11/9 出版

宋代以後的中國教育中,「勇」字是缺失的。
現代有人擔心我們的少年兒童教育中缺少男子漢氣質薰陶,不是空穴來風。
而武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但是「武勇」一定要有「仁」與「禮」的約束,要文武之道並進。
「仁」不僅是「寬恕」,「仁」還是「品格高尚」、「追求理想」,
所謂的「仁人志士」、「當仁不讓」。
任何一種體育運動之所以能存在,首先必須有他區別於其他運動項目的個性特徵,「相搏」就是武術的本質。
「踢、打、摔、拿、跌」,是中國武術徒手技術,「劈、砍、擊、刺」是短兵的主要技術,而應用這些技術直接對抗,給人帶來衝擊與興奮,與以個人自我完善式的套路演練是完全不同的。
嘉納治五郎的個人經歷也說明了這一點。
講道館柔道教學體系中,始終是圍繞著「亂取」來進行的。
只有這種難於預測的鬥智、鬥力、鬥勇、才是武術的靈魂。
武術的生命力在搏鬥,而套路運動只是博鬥形式的補充。
日本武道,不管是劍道、柔道、還是空手道、相撲、少林寺拳法、
都是以兩人「搏鬥」為主要形式的,兩人相搏,充滿著不定性與緊張性,
也是趣味性和競爭性之所在,所以它們能夠長期得到發展。
中國武術的傳播中,在中小學只是推廣武術操或初級拳之類的技術,這作為武術教育是遠遠不夠的。
我國體育人文學者仁海教授認為:格鬥類項目對人的培養,有其他體育教育項目難以取代的教育價值。現代武術主體與格鬥脫離,是造成武術發展困境的根本原因,這種狀況不僅割斷了現代武術與傳統的血脈連係,而且模糊了武術項目在國際化中的面貌。
傳統武術在體育化的過格鬥的消失,使手段成為目的,由後台進入前台,以美為標準,沿著非武術化的方向演進,實際上形成了一個新的體育形態。
突出「武」的本質,並不是為了培養格鬥冠軍,而是因材施教,各得其所,對經歷武術練習的人,尤其對那些身體與心理上相對較弱的人,讓他們通過學習武術變得身體強壯、心理健康、富有挑戰精神。特別面向體弱或是膽子較小的學習者,就應該突出防身與自衛反擊技術,引導他們求「不敗」而不是「求勝」。
「求勝」,最終只能產生一個勝利者。
「求勝」的教育,培養精英固然可以,用於普及是行不通的。
「求不敗」的教育,重點在對自我的超越,經過武術訓練的我,
比原來的我更健壯、更鎮定、更勇敢。這是任何人通過正確訓練都可以達到的,
這樣的武術教育就能使全體學習者都能受益。
突出「武」的本質,學習技擊,只是技術層面的,通過技擊練習來鍛鍊意志、培養勇敢、頑強、不屈的個性,又能體諒弱者,能夠自我克自制,則是武術深層次的目標。通過武術教學使弱者懂得堅忍不拔的性格是一個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艱難困惑,必須通過拚搏,弱者才能成為強者;同時,武術教學還要使強者具有同情心,當自己強大時,要同情幫助弱者,在教學中應充份注意道德規範,禮節禮貌,避免因格鬥學習而使人變得粗野蠻橫。
武術注重技擊,但又不能誇大其辭,有些人往往把技擊功夫吹噓得如何神通廣大,其結果只能使武術失去信譽。與軍事鬥爭相比,個人武術功夫的威力是極其有限的,即使在冷兵器時代也是如此。
現實的武術並不像武打影視所宣揚的那樣,武術教學應該是一拳一腿,一攻一防,簡單明瞭,人們學習武術也只是掌握常用的實戰技能而已。
在突出激烈「搏鬥」的同時,還應該重視「搏鬥」與安全的矛盾問題。突出實戰的教學,其難點是習練者的安全問題。安全性與技擊真實性是一對矛盾,
教學中必須注意兩者兼顧,當技擊過於激烈時易產傷害事故;過於強調安全時又會使技術失真。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必須兼顧兩者才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要從器材、場地、技法限制諸方面入手,保證習練者的安全。

近三十年中國的散打運動之所以不能普及,障礙主要在安全性沒有足夠保障這一點上。

留言